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我认为,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外一种语言,翻得不好,还不如不翻。
不过,这封邮件不同。
这个神秘的李尧,不但信写得礼貌而且十分流畅,还提到他是澳大利亚当代作家尼古拉斯&iddot;周思的朋友和译者。
我认识周思,前不久我们还见过面。
信的最后,李尧说希望在澳大利亚见到我,讨论一下翻译、出版这本书的具体细节,包括版权。
我意识到,他已经考虑并且充分尊重了我的&ot;知识产权&ot;。
但是,什么时候能和他见面还不得而知。
平静下来之后,我又从头到尾认真看了一遍邮件,注意到刚才忽略了的一句话:&ot;这本书是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夫人两年前推荐给我的。
可是我的工作非常忙,一直拖到现在才着手翻译。
&ot;
我渐渐想起这段往事。
整整两年前,我到北京看望艾伦&iddot;托玛斯大使。
他是我原来做外交官时的同事。
大使夫人萨利&iddot;波斯维克对《哈尔滨档案》的出版表示祝贺之后,再三说,中国读者可能对这本书很感兴趣。
她还告诉我,有个中国教授专门翻译澳大利亚作家的作品,已经翻译出版了十几位澳大利亚著名作家的文学、文化、历史专著。
她提到好多作家的名字,不过我只记得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iddot;怀特、《辛德勒名单》的作者托玛斯&iddot;肯尼里,还有尼古拉斯&iddot;周思。
萨利&iddot;波斯维克说,过几天大使和她将在大使官邸宴请托玛斯&iddot;肯尼里,李尧教授也应邀出席,问我愿不愿意把《哈尔滨档案》转交给他?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
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
因为《哈尔滨档案》就是我的在哈尔滨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家族的故事。
离开北京之前,我给萨利&iddot;波斯维克留下一本《哈尔滨档案》,我甚至在扉页上写下送给这位教授的字样。
可是回到悉尼之后,一直忙于工作,就把这件事情忘到脑后。
第3节:中文版前言(2)
我在这天早些时候收到的一封邮件里得到了李尧何时来访的答案。
信正是他提到的尼古拉斯&iddot;周思写来的。
尼克是作家、大学教授,上世纪80年代末在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任文化参赞,现在也仍然为推动两国的文化交流努力工作。
李尧给他发邮件,问他认不认识我,有没有我的联系方式,因为他正在翻译我的书,更因为,他将在七、八月间访问澳大利亚的4座城市、6所大学,他想在悉尼访问期间见我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