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品格的作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降,马原等人发动的先锋小说运动,虽然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的面貌,但却因为“形式主义”
和“西方化”
而被中国文学界视为“移来的花朵”
,屡遭诟病。
然而,如果我们能平心静气地看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这个以“形式主义”
和“西方化”
为标志的先锋小说运动,中国当代文学的步伐就不会如此的果断和快捷。
对中国文学来说,“形式”
确实是一个命门,我们的文学从来不缺少生活,不缺少思想,不缺少深度,但惟独“艺术形式”
非常滞后。
“形式”
不仅是形式,它其实是与艺术创造力、艺术创新、艺术思维、艺术观念紧紧相连的。
吕新是先锋小说运动中一个异常坚定而持久的艺术存在。
他的语言,他的想象,他对形式的敏感都使他在先锋作家中独树一帜。
更重要的是他从来也没有表现过对先锋的怀疑与动摇。
他是少数几个能贯穿八十、九十年代的先锋写作者,在先锋运动早已是风流云散的今天,吕新、刘恪等人对先锋的坚持尤其令人尊敬。
因为,这才是一种非功利的,纯粹意义上的“先锋”
,是摆脱了“运动”
意味的具有个人性的“先锋”
,他们使八十年代的“先锋”
写作没有因大多数作家的转向而夭折,而是有了一个持续性的“历史”
,有了一种健康发展的可能。
我始终坚信,一个不能形成历史的文学必然是短命的文学。
如果说八十年代的那拨先锋作家难免有某种功利性、姿态性、模仿性甚或时尚性(在中国,先锋能成为一种时尚确实是一桩令人悲哀但又无可奈何的事情)的话,那么,吕新对他们的超越在我看来是显而易见的,他不是穿着“先锋”
衣衫到处招摇的行为艺术家,也不是在“先锋”
之船上随波逐流的匆匆过客,所有的一切在他这里都是内在的,与信仰或生命有关的。
先锋的血液汩汩流淌,那声音分明是清晰而震撼人心的。
正因为这样,他不会蜕变(如苏童),也不会诀别(如孙甘露),他始终坚定着他的信仰,领悟和谛听着先锋的天籁。
不管我们今天怎么看待和评价“先锋”
,但至少从吕新这里,我们看到了对于自我、对于先锋一往无前的信心,看到了先锋血脉生生不息的精神轨迹。
其二,他是一个具有深厚本土体验和文化体验的作家。
在一般的观点中,先锋写作总是具有某种显而易见的舶来品特征,作为一个陌生的闯入者,它似乎天然地游离于中国文学的传统之外,武断而粗暴地制造着中国文学的“断裂”
,永远也无法融入中国文学的血统并真正地生根发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