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可以看到,批评对象的时尚化、新闻化、漫画化与游戏化,不仅严重损害了批评对象的主体性,而且也直接危及到了批评本身。
某种意义上,它正在把与此类批评对象有关的批评篡改成“花边新闻”
、“娱乐新闻”
性质的“轻文体”
。
在这样的被异化的批评对象面前,批评家主体性“英雄无用武之地”
可以说是必然的。
三是虚假批评对象的纷纷登场。
这是批评对象主体性迷失的一种极端的形态。
相对于批评对象被遮蔽的状况,虚假批评对象的出现无疑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所谓虚假批评对象就是指那些不具有“批评性”
或批评价值的文学存在,有人也称之为文学的垃圾。
虚假的批评对象既可以是指具体的作家、作品,比如说张俊彪的《幻化》三部曲以及一些主旋律文学作品,也可以指特殊的文学现象和文学话题,比如所谓的“小男人散文”
、“小女人散文”
,等等。
某种意义上,我甚至觉得“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性”
、“无产者写作”
、“女权主义”
、“第三世界话语”
、“后殖民”
理论等热门话题其实也是与中国文学实践相游移的,或者说具有超前性的命题,作为批评对象它们也具有潜隐的“虚假性”
。
在九十年代,那种虚假的批评对象成为批评话语中心的现象屡见不鲜,它既显示了在这个时代批评的无力,又更彰显了批评家主体性的贫乏。
可以说,在这些虚假的批评对象面前批评逗留的时间越久,就越是证明了批评家主体的失落。
在这个问题上,批评的迷失恐怕不是表现为在众多的作家、文本和批评话题面前的“失语”
,而恰恰表现为发言的过多,在对象的选择上没有实现批评的主体性。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意识形态的指令、时尚的驱迫、私人情谊的侵蚀、商业的诱惑等等都会影响批评主体的发挥。
而从另一个方面看,虚假批评对象的“走红”
导致了在文学批评领域“伪话题”
的盛行,其不仅挤占了批评空间,而且还遮蔽与掩盖了对那些真正影响九十年代中国文学进程的“真问题”
的探讨,使得文学批评变得浅尝辄止,根本无力把诸多真正的文学问题深入下去。
总的来说,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批评主体的复杂性也正是批评本身的复杂性的体现,主体的沉浮决定了批评的真实面貌。
第二章在怀疑与诘难中前行(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