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ot;
第59节:从伪满洲国奔向光辉灿烂的未来(3)
&ot;扎列茨基夫妇考虑过离开满洲吗?&ot;我问母亲。
&ot;从来没有!
&ot;
我外祖父和他哥哥卢维姆是肉类和家畜行业中的老移民,在哈尔滨商界颇受尊重。
卢维姆成功地经营着一家名叫&ot;扎列茨基兄弟公司&ot;的零售商店,而莫佳是批发牛的商人。
1934年,他在松花江附近的斜纹街(今经纬街)盖了一幢二层楼房。
由于在建造过程中遇到1932年的大洪水,工期不得不耽搁了一段时间。
1935年,全家人终于从海拉尔搬来,住进4套房子中的一套。
那时,莫佳全神贯注于他的生意,基塔忙于照看孩子。
除我母亲以外,她还要照顾从海拉尔来哈尔滨上学的两个十几岁的亲戚--罗尼娅&iddot;奥尼库尔和伊拉&iddot;科甘。
莫佳年迈的母亲和他的一个妹妹也住在扎列茨基家。
闲暇时,基塔打打麻将,参加茶话会,偶尔也欣赏一下小歌剧。
&ot;日本人占领下的情况怎么样呢?&ot;
伊娜只记得,她就读的那所英国人办的学校被关闭了,只得去一所新建的苏联&ot;玫瑰学校&ot;念书。
之所以叫&ot;玫瑰&ot;,是因为那所学校漂亮别致的玫瑰色校舍。
我后来才知道,在日本人到来之前,我外祖父和他的合伙人已经清理了规模很大的牛行的资产和帐目,并一起在与他哥哥合办的企业中,各自担任了一个不起眼的职位。
&ot;你知道玛亚去苏联以前去过上海吗?&ot;我边问边把玛亚的审讯记录拿给母亲看。
对于这件事情,妈妈全然不知。
是啊,姨妈离开海拉尔时,伊娜只有4岁,怎么能指望她知道这件事情呢?此外,玛亚在上海呆的时间也不长:
1933年10月,我去了上海,住在我的朋友卢维姆&iddot;亚历山德罗维奇&iddot;波利亚克家。
我在妇女工作室当了一段牙科医生。
1934年年底,我离开上海,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去苏联以前,只在上海呆了10个月的时间。
此外,玛亚在审讯中还说,波利亚克是位皮毛商人,又解释说,她是在受到可能被逮捕的警告以后才离开海拉尔去上海的。
她说,之所以没有直接去苏联,是因为父母亲还没有拿到去苏联的入境签证,她不想和他们失去联系。
我仔细阅读玛亚的档案,希望获得她在上海期间更多的情况,可是这一简短的陈述看起来就是档案能够给我提供的全部信息了。
上海,这个以包容各种国籍的人和多种生活方式而著称的城市,曾有&ot;东方巴黎&ot;之称,一直令我心驰神往。
19世纪40年代,英国迫使清政府把上海辟为通商口岸,第一次向西方世界开放。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变成远东最富活力的商业中心,充斥着种种邪恶凶险、间谍活动和政治阴谋。
这是一座世界性的、富有魅力的、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是一个什么都可以买到、什么也可以卖掉的地方。
截然对立的两极在此泰然共处:可怕的贫穷与十足的富有;希望与绝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