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阎锡山如此紧锣密鼓、肆无忌惮地与日军订立密约、频频会谈的行为,在晋绥内部也引起一片哗然。
一些具有民族气节,立志抗战的人,都感到失望和愤慨。
时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同志会副会长的晋绥第二号人物赵戴文,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赵戴文从在日本留学时起,就与阎锡山相识相交,成为同盟会的同志。
此后一直追随阎,在阎手下做事几十年,是阎的重要智囊和得力助手。
阎锡山在日记中曾这样评价他:&ldo;次陇(赵戴文字)与吾相交三十年,公私事件,饱经波涛,虽有危及身家之虑,亦未尝忧形于色。
&rdo;赵对阎唯命是从,一贯是围绕着阎的观点出主意,从不向阎争权、闹独立,因此也受到阎的格外尊重。
赵十分推崇孟子,受儒学影响很深,因此也有极强的忠君爱国的正统观念。
早在中原大战之时,对于阎、冯联合讨蒋,他是不赞成的,认为阎、冯作为蒋的部属打蒋,是一种&ldo;造反&rdo;行为,曾力劝阎锡山不要起事,被阎责为受了蒋的收买。
抗战爆发后,爱国热情高涨,太原沦陷前,作为山西省主席,赵戴文就曾宣誓,要与省城共存亡,决心不撤离。
后来虽然还是跟着阎到了克难坡,但内心的分歧已经开始。
到阎锡山与日军的勾结逐渐明朗化的1942年,赵已是76岁高龄,一反几十年中唯命是从的姿态,多次在各种场合表示对阎锡山的此举不赞成。
这时,中共中央也在密切注意着阎的动向,指示:阎锡山是个军人,他如果公开投降日本,会比汪精卫等人有更大的危害。
必须拖住他,不许他公开投降。
打入晋绥上层的中共党员杜任之,便趁机做赵的工作,希望他能劝阻阎的投降行动。
赵戴文表示:我是有民族气节的人,我绝对不回太原当汉奸。
他与阎锡山谈话时,就明确表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阎锡山见一贯忠心耿耿的亲信也公然反对他,就气呼呼地说:&ldo;我如果妥协投降,你将怎么样?&rdo;赵戴文一反常态明确地回答说:&ldo;我一定跳黄河而死,决不再跟你回太原去!
&rdo;赵戴文的这些表现,虽然未能阻止阎锡山一意孤行,但也确实给了他很大的震动,使他看到,民族大义远远高于朋友亲信的交情,几十年忠心耿耿的部下如此反目,不能不使他在投降的路上有所顾忌和收敛。
这期间,共产党人严肃而诚恳的告诫,也给阎锡山泼了冷水。
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代表王世英,要求面见阎锡山。
阎的交际处只答应谈话15分钟,但见面后,实际交谈却长达三个小时。
王世英在谈话表明了共产党对时局的精辟分析,也坦率地表现出对其前途的诚恳关心,都让阎锡山陷于更大的疑虑和动摇。
王世英在谈话中指出:阎锡山之所以对中国抗战的前途产生悲观看法,是因为对当时世界反法西斯大局作出了错误的估计。
阎认为,日军将会北进,配合德国进攻苏联,这是他加紧与日军勾结的重要出发点。
实际上,日军深陷于中国战场,兵力不足,绝无可能再去进攻苏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