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有学者将黄宗羲所举历史事例用公式表示[50],并有学者称之为“黄宗羲定律”
。
当然,更多私派的“规费”
没有“归公”
。
冯桂芬记载:
由来开仓,多派丁壮守护大斛,此古之道也。
今则斛不必甚大,公然唱筹计数,七折又八扣(斛自五斗四升起,约六斗止,两次七折八扣,即一石变为三四五斗),而淋尖、踢斛、捉猪(仓役格外任取米数囊入仓,乡民拒之,声如猪,故曰捉猪)、样盘米、贴米(排除米色,不出私费,即讲贴米)等犹在其外。
又有水脚费、验米费、灰印费、筛扇费、廒门费,合计约值米一二斗。
总须二石五六斗当一石。
道光初元,御史王家相疏云:官以其私徽米一石当正供七斗,民不堪命。
不知三十年间何以遽增至此。
[51]
与“私派”
并存的,是“亏空”
。
朱诚如、张力将清代“亏空”
概括为两种涵义:一指地方不能将国家规定的赋税钱粮按时足量地缴归藩库,造成积欠;二指已上缴国库的赋税钱粮被官吏侵蚀、挪用,造成亏空,并列举了种种“亏空”
途径[52]。
大致有:1贪污;2滥支挪移;3拖延报销;4挪新掩旧;5制造名目将正款混入流摊;6为收回扣,私挪公款放贷生息而成烂账;7已征不解不报,侵盗入己;8私挪库银,归还私债;9虚出仓储,挪用买补价银;10新旧官员交接,亏空不补,私立欠票,甚有“做亏空”
(本无亏空,离任时从库中提出带走)者等。
“亏空”
愈演愈烈,以致嘉道以后成为“弊政之首”
。
应该说,清代“耗羡归公”
所反映出“中国特色”
的财权分配及一系列问题,尽管与当代“税费改革”
惊人相似,但仍然只是表面现象。
清代“耗羡归公”
与当代“税费改革”
在本质上截然不同。
其最大的不同有两点:
第一,中国历来是“单一式”
(unitarysyste)财政体制的国家。
然清朝是双层统治。
收权也好放权也好,都是在上层政权国家机器内部各分支中、亦即第一层次国家财政中中央官府与地方官府中进行的调整,基层社会实行国家宏观指导下的自治,另有自成体系、自收自用的社会财政。
当代中国则是一层统治。
士绅阶层自废除科举制之后逐渐消失,以士绅为首的基层社会自治,被国家从原来的“县”
延伸到“乡镇”
的最低一级政权所取代,国家统治的终端成为家庭和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