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就这样,清军未损一兵一卒,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南京。
弘光政权已然落下帷幕,然而刘孔昭的传奇生涯远未终结。
作为肩负长江防务重责的提督操江,刘孔昭在面临弘光帝前来投靠时,竟断然予以回绝。
此举无疑成为他人生中的一大污点,无论如何也难以洗刷干净。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那些向来以正义自居的东林复社君子们,在此事上竟然噤若寒蝉,绝口不提对刘孔昭的指责与批判。
个中缘由其实并不难理解。
当时能够有资格抨击刘孔昭的人,大多早已归顺满清,沦为其臣子。
而他们的新主子根本就不认可弘光帝的皇帝身份,这些做了奴才的东林复社君子们自然不敢忤逆主子之意,胡乱言语半句。
就这样,在无情地拒绝了朱由崧后,率领着残兵败将落荒而逃的刘孔昭,开始在南明隆武政权和鲁王政权之间游移不定。
本来,刘孔昭可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之后裔,加之手中握有重兵,乃是名副其实的勋臣。
即便到了这般田地,他依旧如同一块诱人的香饽饽,本应该令隆武政权和鲁王政权垂涎三尺,无不希望能将其招致麾下,从而增强自身的实力。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隆武政权的兵部尚书卢若腾对于刘孔昭竟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不仅如此,他还坚决地站在了对立面,竭力反对隆武帝招揽刘孔昭入朝为官。
个中缘由其实并不难理解,实在是因为刘孔昭曾经把东林复社众人给得罪得不轻一般,结下了深深的仇怨。
而此时此刻的隆武帝,在军事方面不得不倚仗郑芝龙的势力,同时在政治层面上更需要与以东浙地区作为根基的东林复社那帮君子们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隆武帝最终也只得无奈放弃了招揽刘孔昭的想法。
就这样,走投无路的刘孔昭别无选择,只能跟随马士英一起转投向鲁王监国政权。
投靠鲁监国之后,刘孔昭很快就接到了来自鲁监国的命令。
原来,鲁监国想要让他打着借饷的旗号出兵去攻打隆武政权所管辖的温州府。
一方面有着之前在隆武政权那里遭受过的奇耻大辱,另一方面又有新主下达的明确指令,刘孔昭自然是毫不犹豫、满心欢喜地领命出征了。
唉!
不得不说,这种行为着实有些卑劣无耻,完全不符合做人应有的道德准则。
但遗憾的是,正如前文所述,由于隆武帝的帝号连满清都不予承认,所以这件原本足以让刘孔昭遗臭万年的丑恶行径,竟然没有人胆敢公然揭露和批判。
随着弘光、隆武、绍武这三位皇帝先后被俘,或遭杀害又或是自杀,在接下来漫长的十年光阴里,刘孔昭始终坚定不移地投身于抗击清兵的伟大事业之中,如此行径倒也算对得起他祖上的荣光了。
时间来到鲁监国十一年,也就是顺治十三年的时候,清军气势汹汹地挥师直逼舟山而来。
在此危急时刻,刘孔昭临危受命,肩负起守卫舟山的重任,并毅然决然地率领着部下与来势汹汹的清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会战。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自那一战过后,刘孔昭便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但从种种迹象来看,他极有可能已经壮烈殉国了,毕竟在海上作战,掉到海里阵亡是件很平常的事情。
更何况在舟山沦陷之后,他的儿子刘永锡悲愤交加之下选择投水自尽,如果身为父亲的刘孔昭还活着却选择逃亡,那实在是不合常理之事。
回首刘孔昭这一生,单就这最后以身殉国之举,便足以令人肃然起敬并为之称赞不已。
正所谓真正的勇士从不畏惧失去自己的头颅,在这关乎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刘孔昭能够舍生取义,以生命扞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着实当得起“忠义”
二字。
只可惜那些投降清朝的东林复社文人墨客们,仍然对他百般诋毁,口口声声称他为“奸臣”
、“权臣”
,简直就是无稽之谈,真叫人唾弃鄙夷!
喜欢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请大家收藏:()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