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与现代化不可区分
检讨旁人的错误,通常比察觉自己的容易。
以上说及诸子百家对资本主义的解释,一般视界太窄,注意力只及于局部。
针对20世纪末期的世界,尤其要附带解决中国组织上的问题,我们势必对这名词赋予新的看法。
首先必需承认它有超越国界的技术性格(详上注释'18'),更要看清它的展开在世界各国有不同的时间表,于是它才能慢慢累积其成果。
如此一来,资本主义才可视为一种绵延好几个世纪,至今尚未中断的全球性庞大组织与运动。
所谓技术性格可以归纳于下列三点:
1.资金广泛的流通(wide extension of credit),剩余之资本透过私人贷款方式,彼此往来。
2.经理人才不顾人身关系的雇用(impersonal manage-ment),因而企业扩大超过所有者本人耳目能监视之程度。
3.技术上之支持因素通盘使用(pooling of service facil-ities),如交通通信、律师事务及保险业务等,因此各企业活动范围又超过本身力之能及。
以上三个条件全靠信用,而信用必赖法治维持。
所以资本主义之成立必受政治体系的约束,行之于国界之外则赖治外法权。
反面言之,资本家的地位亦必在政治体系中占特殊比重。
以上三个条件的开展必赖社会内低层组织内各类经济因素的配合,盖能公平而自由的交换,然后所有权(ownership)及雇佣关系(employment)才能重重相因,构成一个大罗网。
因为生产及分配都以契约关系为主,当中若有一个自由选择的机缘,相对的也鼓励了自由竞争。
各人的私利观既为这组织力量的来源,于是利润成为一切事业的试金石。
在这种大前提之下,资本主义也有将一切道德标准纳入体制之中的趋势。
它在初期存积资本时常带侵略和剥削的性格。
这种体制一经展开,不可逆转,只有越做越大,因此资本主义也有纠正本身错误,树立在历史上长期合理性的可能(研究韦伯的学者应从此点着手)。
这样看来,资本主义诚如亚当·;斯密所言,是一种“商业的系统”
,必在当初各国都在“农业的系统”
管制的局面里发生冲击作用(布罗代尔已经指出)。
站在资本主义生理学立场,我们也可以说每一个国家经过一段奋斗之后必须将其上层结构(super…structure)改组,以便迎合新法制,通常也要翻转其低层结构(infrastructure),以便产生能够互相交换(interchan-geability)的局面,更要经过一段司法与立法之改革,才能使上下之间密切联系,也才能使以上三个原则顺利发展,通过财政税收币制诸种政策,使公私互为一体,也就是使整个国家能在数目字上管理。
这样说来,一个国家进入资本主义体制和这个国家的“维新”
和“现代化”
有何区别?在实用的角度说来,如果两种运动凝聚为一,将无法分拆。
这也缘于资本主义体制与传统农业体制相去过远,非经过内外煎逼,不会平白的被采用。
即使在涉及维新与现代化的运动时,最初总以民权问题、民族成见、国家利益等争端发难,经过一段剧烈冲突迄至和平重现后,经济因素的影响还不一定会十分明显。
可是有了历史的纵深,吾人即可领悟:既有全面的动乱,不可能与财富问题无关。
而且最后解决的方案,亦必具有处置经济事宜的能力。
我们纵不能说法国大革命和德国的统一旨在提倡资本主义,但资本主义在这些国家内实因以上变动而有眉目。
本书为历史读物,叙事时大致根据这些国家产生以上大变动时着手。
作者从事搜集资料之前,尚不敢确定这种方法必无舛误。
之后看到一位法国名历史家在书中写出,“旧体制已将法国农业史搁置在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大革命突然将此工作完成”
(见第七章注'1'),又看到一位德国历史家描写俾斯麦敢作敢为的情形,归究于“资本主义推拥他上马”
(第六章注'101')。
可见类似的看法早已卷入先进作者之眼帘,本书不过将此类资料前后连缀订正而已。
又以下三章,分别包括威尼斯、荷兰及英国,亦在布局之后发觉马克思曾在《资本论》内提及,最初国际资本之转借与开发,确曾通过上述威、荷、英而至美国之次序。
更可见资本主义在国际间之发展前后连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