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现代艺术为何“选择”
了塞尚?
海德格尔说,塞尚的绘画“显与隐浑入玄同”
“通入思与诗的一体”
。
在中国文化的士人传统中,“山水媚道”
之说,颇可与此会通。
塞尚将自然之本源与存在之深度相结合,毕其一生而孜孜探索,走出一条可接近却未完成的“道”
之“路”
。
《塞尚的山水境域》这本书囊括了多位国内外学者对塞尚风景画的“再解读”
,主要从中国山水画论中的“以形媚道”
出发,探讨中国古典绘画的“写意”
传统对以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画家的潜在影响,由此将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考察放在了更广阔的中西比较视野中,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领域的文明互鉴,或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其中潘公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和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关于塞尚的讨论,是在法国南部的艺术之旅中展开的。
讨论的焦点,是将塞尚置于“不断问题化”
的存在语境之中。
塞尚的创作,挑战了西方艺术的本体观念。
他率先尝试去解决绘画的“真理”
问题,绽放出一种特别的原始性,一种不断逼近自我而产生的存在表达,也由此将绘画实践普遍地“业余化”
了。
塞尚绘画中的“重量感”
与“律动感”
,则带有强烈的书写性,与中国文人画中的笔墨精神相暗合。
绘画史上,塞尚坚决地追寻着“属己”
的真理,也由此展开了一个澄明的世界。
中国的山水画,笔墨中的“兴发感动”
,人格上的“天真烂漫”
,天机里的“澄怀味象”
,不也是具有同样意义的生命探求吗?
本文节选自《塞尚的山水境域》中《南法之旅——关于塞尚的讨论》,篇幅原因较原文有删减。
“回到事物本身”
:
艺术的本体
潘公凯:其实我们这两天看下来,可以回答一个西方美学很核心的问题:艺术有没有本体这个东西?对现代主义的研究和观念艺术、装置艺术的研究,当代评论都在绕着作品的寓意与故事来讨论,很少研究作品的语言本体。
这次看欧洲博物馆,从塞尚作品开始,我们讨论的、看的都是本体,着重于作品的语言如何建构的问题。
这个角度与关注点是最重要的,否则说来说去都是绕圈子,说不到本体上去。
渠敬东:要从西方艺术的高度上去理解这个问题,就不能紧盯着所谓当代的或当下的作品。
当代艺术崇尚自由,寻求解放,好像人人都是艺术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