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图与像的问题非常值得进一步细究,尤其是在汉语的语境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问题。
渠敬东:对,用自己的知觉重新构建世界的能力,就像是中国山水画的法则,“意”
远远超出了“形”
,状物不是绘画的根本,但“意”
,也不单纯是一种意象、意念或意向,而近似是一种语言图式。
其实,山水画中的不同皴法,就类似于这样的几何体,只是在“书画同体”
的传统中,文人的表达是借助线条完成的,但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皴法,都有自己的抽象方法。
但中国人很早就明白,抽象绝不能抽象到一种极致状态,跑到另一个极端上去,而需要在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因而就不会让人觉得有一种特别明显的反常感。
潘公凯:刚才说,塞尚的一个重要本事就是,硬在客观对象上看出三角形、看出圆形,这是一种意志力,是意志的外化;同时,他不是外化一个对象,而是外化一大片,而且这一大片形成一种稳定性,形成内在的结构,这种本事,是一种宏观的掌控能力。
塞尚在这两个方面是比别人强的,加上他的偏执,加上他穷其一生只做了这件事,就有可能做成最好的。
评论家拿他当范例用,把他叫作创新。
你说他厉害不厉害呢?他是厉害的,因为他偏执,他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一套语言,这套语言是没有人想到过的。
但从时间上讲,有趣的问题是,这样的一种追求和转折,中国是在宋元期间完成的,欧洲是从印象派到后印象派期间完成的。
孙向晨:潘老师讲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不讲具体的绘画技法,就中西的绘画精神的发展而言,塞尚代表的转折在中国的宋元时期就完成了。
这就是为什么同在17世纪,委拉斯凯兹和八大山人会有那么大的差别,“转折”
之后,各自的追求就不一样了,对于“意真”
的理解也完全不同了,这成了核心问题。
塞尚也创立了一种图式,之后的现代艺术的很多流派与塞尚有关,如立体主义等。
塞尚创立了一种范式,这个很重要。
潘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视野,我们以中国绘画的标准如何来评价西方绘画的发展,如宋元之际与现代绘画的诞生,图式与个性的关系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潘公凯:就是我在《笔墨十六讲》中讲到的,宋元之变和印象派-后印象派之变的可比性,从“像”
变成“图”
的转折。
西方整个文艺复兴以后一直到巴黎高级的学院派写实主义,都是“像”
的追求,都追求画出来的效果跟照片一样,最好跟彩色照片一样。
这是客观事物在视网膜上的映像,通过复杂的技巧把这个映像画出来,这就是“像”
。
渠敬东:包括要寻找一种稳定的结构和色彩,并纳入到一种神性的理解之中,或者说,后来去把捉自然一个瞬间的光影或色彩,都是在这个范围里,是吧?
潘公凯:对,印象派是瞬间的,瞬间的自然。
古典主义相对来说要求永恒性。
现代性思潮在当时已经给文化界造成不小的冲击,使人感觉到世界的变化在加速,印象派的这几位画家很敏感,在这种思潮的前端,他们追求的就是瞬间性,觉得瞬息万变的光影色彩实在是太迷人了,他们从这种瞬间性中看出了大自然的时间流逝的美。
所以印象派画家的生活与创作状态是很浪漫的。
不管追求所谓的永恒性也好、瞬间性也好,都是“像”
的永恒性和“像”
的瞬间性。
问题是,到了这个时间节点上,瞬间性的光影之美也已经被市民观众所接受和热捧了,前面还有什么路可走?这个问题也已经被不安分的艺术青年敏感地捕捉到了。
印象派确实是对欧洲绘画有很大的推进,但它还是在模仿自然的大结构中发展,印象派中也没有人提出“我们不模仿自然”
的口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