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演练到哪一遍,就觉得这感觉有点对,这感觉是我想要的,此时就开始在画上呈现。
呈现过程中发现画过头了,我能不能挽救回来,又是好几遍演练。
实际上,大脑中的形象往往比手上画出来的在时间上靠前,但也有手下的生发超过大脑的,手会有控制不住的时候,控制不住时脑子就要重新再演练。
这样的反复过程是最关键的,是最实质性的。
我当然不能确知塞尚脑子里是怎么演练的。
他画了87幅圣·维克多山,一遍一遍地画,就相当于脑子中的演练,这就是本质,真正的艺术创作的实践的本质就在这里。
我认为,对塞尚的理解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艺术家的心理特征,心理学上叫视觉意志:是说一个人内心的一种情绪也好,他想达到的一种感觉也好,实际上都是一种脑神经的认知思维结构,这种思维结构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艺术家的认知思维结构就具有更加独特的个体性,更加特别。
这种独特的认知思维结构,艺术家总是会压抑不住地将其流露出来、呈现出来,然后,就会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而这种流露和呈现的背后有一个意志,这个意志非常重要。
我们说毕加索强悍,就是因为他不自觉地把那个“强悍”
呈现出来了,他的这种呈现是压抑不住的。
又比如有的艺术家性格很柔弱,他也会不自觉地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柔弱的一面,这也是难以避免的,很难改掉。
塞尚的画风很笨拙,和他这个人是很一致的,他很不善于画细部,他的作品几乎都不刻画细部。
但同时,他的画面整体感觉很结实,没有细部的圣·维克多山,没有细部的几何形房子,都极为整体和结实。
他的作品整体的目标感很明确:就要把它当成几何体来画。
这种明确的目标感的背后,就是心理学中称之为视觉意志的东西。
强烈明确的视觉意志——这是大艺术家的突出的共同点。
中国画家中的吴昌硕、潘天寿也是一样,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强烈的明确的视觉意志。
渠敬东:塞尚最有趣的地方,也许是将脑和手、眼与心合一了,而不是将其看作前后或内外的关系。
所以,在塞尚的作品中,我们总能发现一种“坚实”
的存在,如果说塞尚与莫奈、雷诺阿或德加等同期的绘画大师有什么根本不同,就是他坚守着一种永久和稳定的方式来表达世界。
这不是说,他的画面是稳定的,而是说他的方式是稳定的,他不再像印象派画家那样,通过将轮廓线模糊化,来表现自然的瞬间印象,反而将轮廓线恢复成为一种结实的体量,传递出一种画面的深度。
孙向晨:潘老师一直强调“意志”
问题。
如果我们看塞尚的传记,会发现塞尚是很有意志力的。
按照尼采的说法,世界终究是由意志创造的,而新的意义也完全是意志创造的成果。
潘公凯:说得对。
其实就语言本体而言,大艺术家艺术风格的背后,最主要的动因就是每个创作者不同的大脑神经认知思维方式所搭建组合而成的视觉意志。
不同的认知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视觉表达意志,这两大本质性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就成为大艺术家走向成功的潜在动力。
塞尚的认知思维方式是笨拙的,他的视觉表达意志是强烈的,一是笨拙而整体,二是强烈而执着,这两个加在一起,就成了塞尚。
中国画的写意,其实也只适合一部分艺术家,整体感要好,要有明确的视觉意志,这就是最基本的成功条件。
动手落笔,也不用想得很具体,但也不是说不去想。
这当中的关键是把握恰当的度,形成恰到好处的语言结构。
孙向晨:但是塞尚终究还是一次次对着那座山一遍遍地画,这个一遍遍就很有意思,这对塞尚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画就不是这样的。
潘公凯:向晨这点提得很到位。
这里要细致地区分一下。
这也就是我在《笔墨十六讲》中提到的“两种写生方式”
的区别。
塞尚肯定是看到这个山了,眼见为实的圣·维克多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