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就是你蜀国只要出兵,就肯定是失败,刘备出去全军覆没,诸葛亮不停地北上,什么事都没做成。
这个事情它不是谁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不是人力所为,用现在的话说,非人力抗拒之原因。
所以蜀汉政权命中注定偏霸。
&ldo;偏霸&rdo;这两个字是田余庆先生提出来的,我认为精准,既不是偏安,也不是称霸,是偏霸,偏一隅而霸。
在这个问题上,温庭筠的诗是说得很准的,叫做&ldo;中原得鹿不由人&rdo;,由不得你,这是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三个原因,诸葛非将略之才。
关于诸葛亮的才能其实原本是有定论的,没有什么必要来争议,陈寿说得很清楚,也是十六个字:&ldo;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rdo;,这是陈寿对诸葛亮能力的非常准确的评价。
这个评价的意思是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高于他的军事才能;在他的军事才能当中,治军的能力高于用兵的能力。
非常准确,有什么好争议的呢?之所以有人争议,是有这么一个证据,是据《三国志&iddot;诸葛亮传》,诸葛亮病逝退兵以后司马懿打过来,过来以后巡视了诸葛亮留下的军营,说了这么一句话:&ldo;天下奇才也&rdo;。
很多人就根据这句话认定诸葛亮就是杰出的军事家,天下奇才;他不知道司马懿这个时候肯定的恰恰是他的治军。
就是说诸葛亮治国是一流的,治军也是没有问题的;会治军不等于会用兵,对于他的用兵司马懿另有评价,这个评价在哪里呢?在《晋书&iddot;宣帝传》,原文是这样的:&ldo;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rdo;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的志向很大,但是抓不住机遇;他的谋略很多,但是没有决断;他喜欢带兵打仗,但是不知道权变。
权变就是随机应变,这个&ldo;权&rdo;不是权力的权,是权变的权,就是他不能随机应变,他只能规规矩矩地打正规战,一旦战场的情况发生变化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说得难听一点,这等于说他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然而他的北伐正如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所言,是&ldo;积年无成&rdo;。
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不可能成功的,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非将略之才。
那么这三个原因诸葛亮自己清楚吗?如果清楚,他又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呢?
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是,这三个点,他知道吗?这三点诸葛亮他心里清楚吗?诸葛亮是何等聪明的人,怎么会不清楚呢?也许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他还有点乐观,但是也很谨慎,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清除。
好,那么我们只好又问下去了,既然清楚,那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北伐呢?你明明知道北伐是不能成功的,为什么呢?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安内必先攘外。
有证据吗?有,在哪里?《出师表》。
我们去读一读诸葛亮的《出师表》,开篇怎么说的:&ldo;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rdo;这才是他要北伐的原因,危急存亡之秋。
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诸葛亮觉得蜀汉政权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呢?‐‐是曹魏的威胁吗?不是,我们翻翻历史就知道,自从赤壁之战以后,后来灭蜀之前,曹魏可从来没有主动进攻过刘备和蜀汉,他们发动过一次战争吗?那个时候曹魏是老打孙权的。
相反,刘备征汉中、关羽围襄樊、诸葛出祁山,都是你刘备集团、蜀汉政权屡屡挑衅,怎么能说威胁来自北方呢?‐‐再看看东边有威胁吗?夷陵之战以后,吴蜀两国就恢复了盟好,当然这里面有诸葛亮外交的功绩,诸葛亮执政以后,立即执行联合孙吴的这个国策,而且做得非常对,还做得很好,两家关系和好了,威胁也不来自东边。
‐‐威胁既不来自北边,又不来自东边,我们要问,让诸葛亮感到不安的那个威胁来自哪里呢?请大家想想还能来自哪里呢?只有一个地方,内部。
而内部忧患重重的原因,我在前面已经多次讲过了,就因为它这个政权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组成的。
所以啊,诸葛亮之忧,忧在萧墙之内。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有采取这样的一个政策,就是对内依法治国、对外发动战争。
战争对于转移注意力、加强凝聚力、镇压反对派,都是很有利的,这叫做安内必先攘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