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是什么样的大事,令特使胡濙胆敢擅自回京?要知道当年他老母亲去世,朱棣都不准他回京服丧,并且,还是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而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朱棣都已睡下,听到他来,竟然急忙起身,漏夜召见,并且聊至天明,而最为要紧的是最后一句,‘至是疑始释’,这是何意?疑什么?。
在此,我想提醒各位专家注意的是:现有文献可以证实,姚广孝和胡濙,当时皆是从苏州出发去的北京。
两位如此重要的人物,不约而同从苏州到北京,难道是一种巧合吗?我以为,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两人到北京后不久,朱棣就放了主录僧溥恰,同时下令停止对建文帝的追寻。
我想,这里面一定有一个足以让朱棣能‘疑始释’”
的重大原因,那么,是什么呢?建文帝的死讯?书函口信?还是建文帝同意放弃江山的承诺?抑或是朱元璋的开国宝玺?我以为,皆不是,而应该…应该是一件足以能令朱棣从此高枕无忧,并能证明其取得的皇位是天赋神授的,同时又能堵天下悠悠之口的东西,很显然,就只有那秦传玉玺了。
虽然我们目前尚未有足够的史料予以证实,但…但…我以为,建文帝藏匿于穹窿山上的普济寺,朱棣应该是清楚的,军师姚文孝和特使胡濙应该是在其授意下,与建文帝见过面,并且建文帝同意交出秦传玉玺,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和释放自己的大师溥恰和尚。
也就是说,刚才姜副馆长所提之观点,在时空上、逻辑上与这些史料及历史背景相当契合。
事实上,明代的沈德符在其编撰的《万历野获篇》之《秦玺始末》一文中,也曾对此作过隐晦的暗示。
综上,我以为:姜副馆长关于建文帝携秦传玉玺之学术观点,理论上是说得通的,当然啰,由于目前的证据尚存薄弱,相关论证的观点还有待补正推敲,但仍不失为我们今后探究明史的一个新的思路。”
会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时近十点半,小礼堂外,秋风瑟瑟,寒意浓重,姜副馆长站在门前的小径旁,见吴教授从里面走了出来,便欣然地迎了上去。
他将吴教授拉到一旁,掏出手机,打开滑盖,然后轻点了几下,屏幕上顿时闪现出一张图片出来。
然后轻声说到:
“吴教授,我这里有个东西,你帮我看看“,说罢,便将手机屏幕摆在他的眼前。
吴教授将鼻梁上的眼镜拿开,眯起双眼,正准备凑近看清。
“请稍等一下,我将这照片放大一点“
借着门前的灯光,吴教授隐约看到照片中是一张灰黄色的笺纸,上面的文字,呈正方形排列,字体十分古灵精怪,犹如蝇头鸟虫,既非甲骨,又非金镏,也非小篆,而是一种他并不熟悉的非常奇特的字体。
于是,疑惑地问到:
“这…这东西是从哪里拍来的?“
姜副馆长正欲解释,见有人围了上来,便连忙向来人解释到:
“嘿嘿嘿…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就是一张照片,一张照片,嘿嘿嘿…”
,说完,将手机在众人面前快速地晃了一下,便收了回去。
吴教授见状,知其并不想让其他人知晓,于是连忙说到:
“姜副馆长,这样…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大家可能都很累了,你看…我们能不能等到国庆节之后,约个时间,坐下来慢慢聊聊,好不好?“
“这样也好!
这样也好!
节后,我们另约时间,见面再谈”
,姜副馆长说完,便迅即关上手机,放进了公文包中。
不远处的钟架凉亭旁,一个朦胧的黑影,闪动了一下,便悄无声息不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