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故而还准备投入农垦第一海上机动联队进行支援。
这个“培训农场”
里目前在接受“培训”
的“先遣大队”
大部分是福建人――确切的说来自闽南地区。
一则台湾的风土气候和漳泉等地最为接近,农业生产条件类似;二则南方沿海地区的百姓多患有地中海贫血,能够抵御当时台湾最为猖獗的瘟疫:疟疾。
旧时空的台湾在49年迁台前台湾地区的汉族人口以闽南裔最多,可见这一族群对台湾当地的适应性是最强的。
抗疟药物有限,那么就只能尽量先用对疟疾有抗性的群体。
不过,地贫患者虽然对疟疾有抵抗力,却因此造成血氧过低,往往有耐力、体力不足的问题。
长远看,一旦在当地形成了较为“卫生”
的环境,就要向当地投入其他地区的移民。
一则补充劳动力,二来防止形成地域性集团。
关山跃可不知道这里面的各式各样的“考量”
。
他的思维一贯是很简单的,既然接受了工作,就要把工作做好。
李东田这个未来的“同僚”
既然暂时不在临高,那么下了解一些台湾的基本情况也好。
最理想的,当然是找一个台湾人来询问。
要说元老院,台湾出身的元老也有那么两个,但是碰面之后才发觉他们更了解21世纪的台湾,对17世纪的台湾是何等模样完全没有概念。
一位是台北出身,对台南的了解并不比导游多多少;另一位倒是台南出身,还是所谓的本省籍,但他也只是更多的了解台南的风土人情,要说开荒垦殖完全没有任何概念。
关山跃一想也是,现在的高雄-台南地区差不多已经是城市化了,和17世纪的蛮荒地带完全不是一回事,找他们也打听不出什么有用的情况。
还是在大图书馆里找些资料更现实些。
遗憾的是,大图书馆里的历史资料虽然号称浩如烟海,但是涉及到17世纪的台湾资料很少,第一手资料几乎全部出自欧洲航海者和商人之手。
特别是涉及台湾开发早期的原始文献,多为荷兰人的记载。
这些一手的文献除了少数如《巴达维亚城日记》被翻译为中文之外,大多并未翻译,但在两岸的一些台湾历史研究中,会零星出现一些二手信息。
这些只言片语就是关山跃最重要的史料来源了。
幸而清代设立台湾府之后,中文史料记载大为增加。
其中不少都是涉及到“番务”
“垦务”
事宜,虽然时代上要延后一百多年,但是参考价值很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