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1章

第一章大半个世纪之前,华侨不是做杂碎店就是开设洗衣店,大姐长娟在十七岁时同爸妈发表宣言:“我要上大学,我不会守住小店,我也不会嫁守小店的男人”

,二姐幼娟比较温驯,她课余时时守在我家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洗衣店,她收取最低时薪,一边听耳机一边哼歌。

洗衣店在旧区角落位置,老大的中英文红漆标识“洁如新”

、brandnew,由太公创办,留到我们这一代,历史悠久。

本来只是小小一间两层高木屋,上居下铺,市政府历史博物馆里有我们王家铺子的发黄旧照片,太公与儿孙及伙计蹲在门口,给外国记者拍摄。

轮到祖父,王家做出成绩来,华侨靠的不外是勤同俭,不怕辛苦不怕脏。

传说是这样的:一位住在山上的银行大班夫人自巴黎置回一件晚礼服,预备在新市长就职晚会中穿着,一心要艳压群芳。

不料被女仆熨焦了一角,且是胸前,十分碍眼。

那位基尼斯太太为人颇算大方,并无责罚女仆,但是女仆内疚,拿着衣服,四处找人织补。

人家同情她,对她说:“你到王家洁如新去试一试,店里有位老太太,擅织补,鬼斧神工。”

那老太太,指我家曾祖母,当时已有七十多岁,可是精神伙矍铄。

她看到了晚服,笑笑说:“放下吧,明早来取。”

当天晚上,不知老人家用出什么手段,织好了那块杯口般大小破洞,又把袍子熨得滑不溜手,挂在店堂,等女仆来取。

女仆忐忑地进门,哗一声叫出来,那件袍子宝光灿烂,完好如新,她泪盈于睫,不停道谢。

她问手工价钱,曾祖母微笑,“五角。”

并没有抬价。

女仆朝老人深深鞠躬,“祝你王家多子多孙,添福添寿。”

女仆欢天喜地与司机一起离去。

据祖父说,过了几天,基尼斯夫人亲自来道谢,并且与王家诸人合照,签名送上放大照片。

祖父把照片挂在店堂,说也奇怪,不久小店便客似云来,福特汽车摆满门口,仆人家僮把衣服一堆堆捧进。

不久基尼斯先生帮王家作贷款担保,祖父把木屋改建成三层坚固砖屋,仍然上居下铺。

后来,祖父遗憾地说:“打仗了。”

他说的是二次大战,大伯从军,到荷兰打退纳粹德军,获银星英勇勋章,回来后,把勋章镶好挂店里,一些小混混走进店来,本想找麻烦,一见银星,悄然而退云云。

小时候我听到这些故事,十分兴奋,一年级做showandtell,向老师与同学展示该枚银星,惹来哗哗声。

大伯随即考进大学医科,苦读七年,成为外科医生,他娶妻生子,搬到西区居住,不不,大伯不是一个骄傲的人,他只是不喜欢洗衣店。

他喃喃说:“洋人说我们吐口水喷湿熨衣服。”

曾祖父母均活到近百岁才辞世。

祖父母略差,只活了八十出头,大伯觉得与饮食有关:“糙根树皮糙米番薯最有益。”

爸是幼子,他安份留守洗衣店。

王家铺子在市内几乎成为传奇,但凡华人有什么集会,习惯约好在洁如新门口出发,我们自小在楼上窗口见过不少游行活动。

今日,洗衣店科技化,半自动,开了机器,放进药水,电脑调校时间速度,很少出错,水准划一,洗到洁白如新,那其实是不可能,但,效果令顾客满意就是了。

熨上衣更比从前简单,套在一架直立t型蒸气熨衣器,呼一声,袖子与衣身如吹气般膨胀,三分钟就有型有款。

但是,人还是得守在店里,力不到不为财。

小店发不了大财,但生意总归是生意,两个姐姐与我都读到大学毕业,大姐长娟,那个说永不嫁守小店的嚣张女,今年已三十出头,是所谓大龄小姐,她是执业会计师,工作时间比洗衣店还长。

二姐幼娟新闻系毕业后往东岸工作,她很快成为国家电视新闻台之花,幼娟英法语流利,可是中文十分普通,只会说:“呵谢谢”

,“我要炒饭不要饺子”

,“太过份了,神经病”

等语,她是洋童。

相邻小说
全后宫皆以为贵妃无宠  快穿之女主攻略大法  小漂亮怀了老男人的崽  复仇者家族的最后一代传人  [重生] 我把地下情搬到了公屏上  德芬郡奶油  禁止欺负话本女主    裸婚  天生不是做官的命  仇人太宠我怎么办  当假装遇上伪装[快穿]  与新帝一起重生后  瞳镜  武出法随  八零年代奔小康  三生三世之素色年华  (张国荣同人)愿一世安好  清晨五点钟  重生之医生的模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