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68章

学生中国共两派的斗争是激烈的,详情我不得而知。

我算是中间偏左的逍遥派,不介入,也没有兴趣介入这种斗争。

不过据我的观察,两派学生也有联合行动,比如到沙河、清河一带农村中去向农民宣传抗日。

我参加过几次,记忆中好像也有倾向国民党的学生参加。

原因大概是,尽管蒋介石不抗日,青年学生还是爱国的多。

在中国知识分子中,爱国主义的传统是源远流长的,根深蒂固的。

这几年,我们家庭的经济情况颇为不妙。

每年寒暑假回家,返校时筹集学费和膳费,就煞费苦心。

清华是国立大学,花费不多。

每学期收学费40元;但这只是一种形式,毕业时学校把收的学费如数还给学生,供毕业旅行之用。

不收宿费,膳费每月6块大洋,顿顿有肉。

即使是这样,我也开支不起。

我的家乡清平县,国立大学生恐怕只有我一个,视若&ldo;县宝&rdo;,每年津贴我50元。

另外,我还能写点文章,得点稿费,家里的负担就能够大大地减轻。

我就这样在颇为拮据的情况中度过了4年,毕了业,戴上租来的学士帽照过一张相,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活。

当时流行着一个词儿,叫&ldo;饭碗问题&rdo;,还流行着一句话,是&ldo;毕业即失业&rso;。

除了极少数高官显宦、富商大贾的子女以外,谁都会碰到这个性命交关的问题。

我从三年级开始就为此伤脑筋。

我面临着承担家庭主要经济负担的重任。

但是,我吹拍乏术,奔走无门。

夜深人静之时,自己脑袋里好像是开了锅,然而结果却是一筹莫展。

------------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4)

------------

眼看快要到1934年的夏天,我就要离开学校了。

真好像是大旱之年遇到甘霖,我的母校济南省立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托人邀我到母校去担任国文教员。

月薪大洋160元,是大学助教的一倍。

大概因为我发表过一些文章,我就被认为是文学家,而文学家都一定能教国文,这就是当时的逻辑。

这一举真让我受宠若惊,但是我心里却打开了鼓:我是学西洋文学的,高中国文教员我当得了吗?何况我的前任是被学生&ldo;架&rdo;(当时学生术语,意思是&ldo;赶&rdo;)走的,足见学生不易对付。

我去无疑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无异于跳火坑。

我左考虑,右考虑,终于举棋不定,不敢答复。

然而,时间是不饶人的。

相邻小说
娱乐圈大清醒  我室友超香的  爱的世界只有你  季羡林谈写作  烟灰,月光,伏特加  捡到一个没用的西装男  阅世心语  真话能走多远  菊花门  佛诱我心  戏精天师花式捉鬼  被宠爱的病美人的一生  长津湖之亮剑就变强  穿秋裤没  丧病大学  当死宅遇上面瘫  甜头脑和咸高兴  随易而安  我的初恋小记  结婚后老公成了我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