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72章

十年前希望今天更犀利,更言无禁忌,更能在行笔中自由地呼吸,我必须承认,与十年前相比,实现了一些,不仅仅是环境的变化,还在于内心勇气的增长,但依然可以把这个目标放到对下一个十年的期盼中。

犀利,已经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可后面还有一个&ldo;哥&rdo;,不过,哥,只是一个传说。

十年前,我希望自己人过四十后能够不惑,但是,我对自己抱歉,我做不到。

既做不到不劳而获,更做不到对许多事情不惑,甚至不得不承认,可能比十年前,有些事情还更不明白。

比如十年前,在文字中,看得到自己的乐观,而今天,我不能判断,是否乐观的程度跟以前一样或者已经明显减退?十年前,我是那样地相信未来;而今天,我站在当初的未来,却不知是否应当用蘸着疑惑的笔体写下&ldo;相信未来&rdo;!

不再乐观地相信,也是一种成熟吗?如果是,我宁愿停留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

所以,十年,从时间上看,恒定不变,但由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有些事情,十年,已经足以让它们沧海桑田;而有些梦想,十年,也只是迈出一小步,甚至这一小步,你都会担心,它会退回去。

但是,过去了的终究过去,当初的期待实现与否,也同样被时光带走。

不管你愿不愿意,一个新的起跑线又画在这里。

人们之所以可以忍受苦难,在于还可以拥有希望。

又要出发了,因为希望,只能依靠走。

1993年,我刚刚走进《东方时空》,制片人时间告诉我:&ldo;有两件事是忌讳,不能做。

一是要坚决去掉形容词,二是不要叫被采访对象为老师。

&rdo;

为什么要去掉形容词?

我们是做新闻的,而形容词的作用是修饰,生活不需要修饰,不管是好还是不好,新闻都该客观地反映生活原貌,而不是用形容词来粉饰太平或刻意打压。

为什么不许叫被采访者为老师?

因为我们不能把观众提前预设为学生,电视不是让观众来听课,我们与观众,我们与被采访者,观众与被采访者,都该是一种平视并平等的关系。

于是,我记住了,一记就是十几年,不一定都做得到,起码时常反省。

时间长了,又有所悟,感觉这两个要求不仅是在说如何做电视做新闻,或许对社会也有用,当然,也与做人有关。

然而,时常让人疑惑的是,这两个提醒,对于今天很多年轻的同行来说,依然新鲜,显然,它在当下还有价值。

没办法,形容词在新闻里总是随处可见,&ldo;老师&rdo;的称谓被进一步泛滥着,而可怕的是,打算制止并修正的人却少了。

也许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许是大家都更实际或更麻木,于是,时代经常被热烈地赞美并形容着。

不是时代有多糟糕,而是更好的时代应当听得到更多的批评和忧患,听得到监督中的理想,听得到面对批评与监督时,时代特有的坚强与自信。

我们不是时代的学生,时代更不该是我们求学时为得高分而写下的虚假作文。

看样,十几年过去,依然有必要旧话重提。

十几年前,刚做电视,给自己写了九个字,没用纸和笔,而是用心,这九个字是:说人话,关注人,像个人。

这九个字在当时意味着一种想改变的雄心,当然,也来自对当时媒体话语状况的不满。

在各种媒体之中,空话、套话满天飞,动辄祖国、人民、世界、梦想,宏大得无边无际,也就难以走近人心;而在新闻中,只有事件,只有对与错、黑与白、好与坏,却没有复杂的中间地带尤其是没有&ldo;人&rdo;,新闻成了难以触摸的展品,而传媒人,则时常如墙头草顺风倒,或仰视或俯视,很难独自站立独立思考;正是当时大量存在的这种现状,让自己与同仁,拿出&ldo;说人话,关注人,像个人&rdo;这九个字提醒自己。

十几年过去,在进步,也在退步;有人在坚持,周遭也在变化,相当多的传媒与传媒人,成为这九个字的同行者。

相邻小说
痛并快乐着  一揽众美在三国  透明  萌妻撞入怀:总裁缓缓爱  不献其琛  重生系统之风水道士混娱乐圈  神医凰后/且听凤鸣(上)  大唐我穿越的身份被李二曝光了  爱在巴塞罗那  特殊红酒供应商[星际]  圈套/玩物  [文豪野犬同人]论死神和黑泥精的适配度  太阳  我的丫鬟极度社恐  偏爱  长安城外遇鬼记  幽谷锁忆  重生系统之令咒宗师的蛇精病  穿成女扮男装的男配后[穿书]  穿书后成了男配的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