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24章

--------

1全平:《关于这一周年的洪水》,1926年12月1日《洪水周年增刊》。

这时,沫若越来越认清了文学与革命的不可分割性,第一次提出了&ldo;文学革命&rdo;的口号。

一九二六年三月二日,他在《文艺家的觉悟》一文中公开号召:

朋友们哟,和我表同情的朋友们哟!我们现在是应该觉悟的时候了!我们既要从事于文艺,那就应该把时代的精神和自己的态度拿稳。

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文艺是站在第四阶级说话的文艺,这种文艺在形式上是现实主义的,在内容上是社会主义的。

‐‐我在这儿敢斩钉截铁地说出这一句话。

文章在《洪水》上刊载出来后,很快有人投书编辑部,热烈欢呼沫若&ldo;&lso;斩钉截铁&rso;的高举起第四阶级文学的鲜红旗帜&rdo;,诚恳地表示愿站在这面旗帜下做&ldo;一个小卒&rdo;。

1同情和拥护创造社的青年人日益增多,创造社自身亦感到需要进一步发展,尤其应当成立自己的出版部。

达夫主张最力,沫若亦很同意。

经过一番酝酿,由周全平拟订了具体计划,决定采取募股的办法,小至五元一股,大至五十元一股。

这个消息一见报,远近的青年翕然响应,连一些中学生也省下了零用钱来认股。

《创造社出版部章程》规定:&ldo;本部组织之目的在打破出版界恶习,谋社内外优良刊物发行之便利。

&rdo;这不是一个商业化的书局,而是读者和作家的公开的合作机关。

该部设股东会、理事会和监察员会,由郭沫若出任理事会主席,成仿吾任会计兼总务,郁达夫、周全平等为理事。

2一九二六年四月一日,创造社出版部在上海正式开张,后来还在广州、武昌、扬州、长沙以及日本设立分部。

不过这时候,沫若已经离开上海到广州去了。

--------

1李翔梧:《沫若,我要站在你的旗帜之下》,1926年《洪水》半月刊第11、12期合刊。

2《创造社出版部章程》、《总部第一届理事名录》,均见1926年12月1日《洪水周年增刊》。

十五

向来喜爱文艺的郭沫若,竟与教育也有一定的缘分。

别的不说,单在上海,先后就有好几所大学邀请他任教。

一九二五年四月,沫若应聘去大夏大学任讲师,教《文学概论》,每星期两节课。

报酬虽然微薄,不过并没影响他热心教学的情绪,他很想乘这个机会认真钻研一下,把平时创作过程中的一些直感,结合近代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知识来一个升华,以求得系统的理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有独到见解的&ldo;文艺的科学&rdo;。

为此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书,但他无钱购买,连图书馆都没有的大夏大学当然也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他只好远道去北四川路内山书店借阅或立读。

这个特别的顾客,一开始就得到了店主内山完造(1885‐1959)的多多关照,日后两人成了亲密的朋友,并经内山介绍,与日本大众文学作家村松梢风有过一段交往。

沫若常常从环龙路寓所乘黄包车赶到学校‐‐严格说,这哪儿是什么学校,只不过是校方借来开散学的一座旧公馆。

他在教室不象教室、礼堂又不象礼堂的房间里上课,从文学的胎元形态入手,寻求出&ldo;文学的原始细胞&rdo;,即纯粹的情绪世界。

他举出了实例加以说明:当初幼小的和儿看见迷人的博多湾和可爱的月亮,总要反复呼唤:&ldo;呵,海!呵,海!呵,海!呵,月亮!呵,月亮!呵,月亮!&rdo;这可以说是表现了儿童的情绪世界的诗,由此才引出了沫若自己的诗《新月与晴海》:&ldo;儿见新月,遥指天空;知我儿魂已飞去,游戏广寒宫。

儿见晴海,儿学海号;知我儿心正飘荡,血随海浪潮。

相邻小说
博女与硕男的互撩时光  摔!这坑爹的游戏  原来我是帝都拆迁户[重生]  见鬼少女[综漫]  死神不可欺  重生八零:发家致富万元户  菜刀通天  等一颗糖[校园]  惊!生子文主角是直男  魔尊直播送元帅草原  草包美人  悍妇难为  情深似浅  你撩我一下  [综漫]我被最强诅咒了  穿成A,女主在我怀里哭唧唧  (七五同人)南侠觅颖之寻昭记  穿书后成了皇帝的情敌  (美人为馅同人)[美人为馅]逃离精神病院  中式民俗灵异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