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11章

五四运动的浪潮拍打着瀛洲海岸,日本统治者对此反应十分灵敏,在他们的报纸上自然将这作为&ldo;天变地异的事情&rdo;描述着,居心叵测地诬蔑投身运动的爱国学生为&ldo;学匪&rdo;。

然而不管他们怎样歪曲事实的真相,总蒙骗不了有强烈爱国心的中国留学生。

为了与国内的斗争相呼应,六月间郭开贞即与夏禹鼎、钱潮、陈君哲、徐诵明、刘先登等同学聚会商谈,议决组织一个义务通信社,搜集、翻译日本报刊所载侵略中国的言论和消息,同时撰述一些反击日本侵略者的文字,油印之后投寄国内各学校和报馆,以进行爱国反日宣传。

因为集会时间是在夏天,与会者都是中国人,中国原称华夏,而结社地点又是在夏禹鼎家里,所以开贞便建议给这个团体取名为夏社。

夏社成立后,大家捐款买了一架油印机和若干纸张、油墨,便宣告正式开张。

无奈成员都是学医的,不善于做文章,只得由开贞一人承包了翻译和撰述的事。

暑假期间赤日炎炎,住在蒸笼似的斗室里本来已经够难受的了,现在开贞感到分外的气闷。

一刻不能释去的对祖国命运的忧虑,象一个难以力载的重负,压得他快要窒息了;一刻不能熄灭的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慨,象一蓬燃势旺盛的大火,烧得他快要爆炸了。

他深深感到地火在运行,熔岩在奔突,它们想要寻找一个喷发口,不过暂时还未能找到。

眼前夏社的工作倒颇合他的心意。

有时他一手抱着和儿,一手挥毫疾书,汗水滴落在和儿天真的小脸蛋上,和儿的口涎又滴落在他的稿纸上;有时又紧张地油印、包扎,连脸颊都沾上了油墨,和儿伸出小手好奇地摸着他。

当他将自己心血的结晶‐‐一卷卷宣传品亲手投进邮筒,仿佛觉得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发射了一排排炮弹,心中得到了慰藉,一切困顿和倦意全都化为乌有。

一个暑假他就这样发了几次稿,令人兴奋的是,不久《同文同种辨》、《抵制日货之究竟》等文章,都在上海《黑潮》杂志上刊登了出来,当时颇负盛名的《时事新报》还采用《抵制日货之究竟》作为社论,驳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借口,那文末的七绝:

少年忧患深苍海,血浪排胸泪欲流。

万事请从隗始耳,神州是我我神州!

更喊出了亿万同胞的心声。

为了工作的方便,夏社订了一份《时事新报》,这成为郭开贞经常阅读的一个出版物。

该报学艺性副刊《学灯》办得非常活泼,广泛刊载介绍各种新思潮的文章,反映了&ldo;五四&rdo;以来国内文化界的真实动态。

特别是宗白华(1897‐1986)接替郭虞裳担任该刊编辑后,增设了&ldo;新文艺&rdo;专栏,主要刊载新诗,引进文艺新潮,因而开贞最爱读它,一度与它&ldo;相依为命&rdo;。

九月初,他偶然从这里第一次读到中国的白话诗,那是康白情的《送慕韩往巴黎》。

诗的语言平白如话,使开贞委实吃了一惊:如果这就是新诗,那么自己以前写的一些口语形态的诗也尽可以拿出来发表了。

有了这种自信,他便将《鹭鹚》、《抱和儿浴博多湾中》两首抄寄给《学灯》,首次署名沫若,没有想到当月十一日诗稿就见报了。

第一次看见自己的作品印成铅字,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作诗的兴会从此陡然大增。

诗国的英雄们大都重主观,强调写我为主。

沫若一跨进诗国大门,就公开承认自己是个偏于主观的人,他要借诗歌这支芦笛以抒发自己的胸臆。

他读了惠特曼的《草叶集》,立即与这位美国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诗必须&ldo;表现自我&rdo;,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他每读一遍《我之歌》,就感到与惠特曼又贴近了一步。

惠特曼喜爱大海,曾云:&ldo;我和你合为一体,我也是既简单又多样。

&rdo;郭沫若同样也喜爱大海,每当他扑向大海的怀抱,就觉得自己好象也与大海合为一体了,《浴海》

一诗中分明这样写道:

无限的太平洋鼓奏着男性的音调!

万象森罗,一个圆形舞蹈!

我在这舞蹈场中戏弄波涛!

相邻小说
情深似浅  等一颗糖[校园]  穿成A,女主在我怀里哭唧唧  原来我是帝都拆迁户[重生]  草包美人  (美人为馅同人)[美人为馅]逃离精神病院  [综漫]我被最强诅咒了  中式民俗灵异直播  你撩我一下  死神不可欺  菜刀通天  惊!生子文主角是直男  重生八零:发家致富万元户  悍妇难为  见鬼少女[综漫]  博女与硕男的互撩时光  摔!这坑爹的游戏  (七五同人)南侠觅颖之寻昭记  魔尊直播送元帅草原  穿书后成了皇帝的情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