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6章

燕窝去毛翅去沙鸭臊鳖丑除掉它

随园食单须知单(十五)

洗刷须知原文:洗刷之法,燕窝去毛,海参去泥,鱼翅去沙,鹿筋去臊。

肉有筋瓣,剔之则酥;鸭有肾臊,削之则净;鱼胆破,而全盘皆苦;鳗涎存,而满碗多腥;韭删叶而白存,菜弃边而心出。

《内则》曰:&ldo;鱼去乙,鳖去丑。

&rdo;此之谓也。

谚云:&ldo;若要鱼好吃,洗得白筋出。

&rdo;亦此之谓也。

河豚自古被推崇为极品美食,吴王勾践曾将河豚与美女西施相比,河豚肝被称之为西施肝,河豚精巢被称之为西施乳。

河豚是一种海、江洄游性鱼类,有些地方称之为巴鱼,因其口小头圆,腹白背黑褐,形似豚,而得名河豚。

河豚在生长过程中,大量吞食水中带毒藻类,毒素一点一点积累在体,其鱼卵、血、眼睛、肝脏等部位含有剧毒。

河豚虽有大毒,但历来不乏擅烹之人,&ldo;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rdo;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春笋上市,江南名菜河豚炖春笋最负盛名,鱼肉鲜嫩味醇,春笋柔嫩味香,两者相彰得益,鲜美滋味尽在其中。

河豚之美在于它的奇香,河豚或烧或蒸,那独特浓郁香气便立马溢满厨间,弥漫一片。

袁枚曾曰:尝了河豚炖春笋,百菜则无味。

可见河豚之美味具有压倒一切美味佳肴之魅力,也给许多美食家们留下了对河豚鱼之美味的无限遐想。

在常州民间有一传闻趣事: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前后十一次来到常州,并在常州购田置产,最后终老于常州。

北宋神宗元丰八年,苏东坡在常居住期间,有一善于烹制河豚鱼的酒家,特地邀请苏东坡来店免费品尝。

厨师及家人、客人们都躲在屏风后面,意欲让苏东坡在品尝河豚美味时留下赞语或题字,扬其名气。

不料苏东坡在品尝河豚时,只顾闷着头一个劲的吃着,一言不发,并未停下筷子发出赞美词。

厨师大失所望,心想:&ldo;要么我烧制的河豚鱼味道不好?&rdo;待苏东坡把河豚鱼全部吃光,放下筷子抬起头来,喟然叹曰:&ldo;也值一死!

&rdo;大文豪果然出语不凡。

原来河豚鱼的味道太鲜美了,美得苏东坡也舍不得停下筷子来即兴作诗赞美。

也留下&ldo;拼死吃河豚&rdo;的谚语,而&ldo;拼死吃河豚&rdo;实际应是拼洗吃河豚,吃河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南通沿江一带是传统的河豚之乡,那一带哪个饭店、茶馆不做江鲜?不烧河豚揽客?本地厨师也是代代相传,身怀烧河豚之绝技。

一般群众都会杀、会烧,连寻常人家亦会烧河豚宴客或自家打打牙祭。

春季若有婚丧红白之事的农村人家待客也会上红烧河豚,因为,那时河豚比猪肉还便宜,而且十分肥美,每位厨师烧河豚去毒、清洗都有一定之规,操作过程中严把&ldo;三关&rdo;。

一是杀时取清脾脏、血液、眼睛,清足毒身,一丝不苟。

二是多次清洗,做到&ldo;拼洗吃河豚&rdo;。

三是按规定时间进行烹调,不到火候不开锅。

清洗工作很重要,清洗干干净净后,还要漂洗,漂洗就是流动的水洗,没有自来水前的漂洗是洗净后换几次水,可见清洗河豚这一工序一点也马虎不得,拼洗吃河豚果然如此。

拼洗不光除去漂静河豚毒素,还有利于菜肴烹调,《内则》曰:&ldo;鱼去乙,鳖去丑。

&rdo;此之谓也。

谚云:&ldo;若要鱼好吃,洗得白筋出&rdo;说的正是此道理,不管什么鱼都有腥味这些腥气,来自鱼的杂质,要想鱼好吃必须把这些物质去掉,像草鱼,刮鳞,去腮,去内脏,苦胆不要弄破,还要把鱼肚皮里面的黑膜刮掉,这个很腥,要处理干净,洗得白筋来了才不腥,其它鲤鱼去腥线,鳗鱼去滑涎,黄鱼去头上腥皮,泥鳅用盐搓,年鱼一用谈醋水泡,鱼去乙,指去掉鱼眼旁边的骨头,螯去丑,说的是甲鱼除了摘掉体内油外还要去掉排泄器官,如一起操作会影响菜肴味,此外《周礼&iddot;天官&iddot;膳夫》记载&ldo;不食雏鳖。

相邻小说
重生大时代之1993  修仙后我穿回来了  你的狗血我的爱情  拉她下神坛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公务员版)  贞观文宗系统  穿越大康:皇帝竟是女儿身  灰姑娘之路  全世界最漂亮的她  我靠绿茶勾搭女主[快穿]  攻略?我满级疯批,驯养病娇反派  烽杀  总裁爹地超能宠  随园诗话  招鬼体质在无限流中的一百种活法  当A后笑到大气层共振  被狗咬后我恋爱了  克莱因蓝  厉太太请捂好马甲  技术流学霸在八零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