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38章

第三个原因,则是自从帝国制度建立以后,官员就逐渐职业化了。

大体上说,历代官制,春秋用贵族(世袭),战国用士人(客卿),秦汉靠推荐(举察),魏晋看出身(门阀),隋唐以后则通过科举进行选拔,平民和庶族大量进人官僚阶层。

这在帝国,也许是出于&ot;天下为公&ot;的考虑,即越是与皇家、与权势集团没有关系,就越是可能秉公执法,也越不可能篡位谋逆。

这当然并不错,但也会同时带来另一个问题,即由于帝国的产业不是官员们的,帝国的兴亡与他们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他们也不会为所谓&ot;帝国的根本利益&ot;牺牲自己的利益。

如果不是因为儒家道德信条的约束,他们就连改朝换代也不会十分在意。

事实上也有真不在乎的,比如五代时的冯道,便历事四朝,三入中书。

不管皇帝是沙陀人、西夷人,还是汉人,他都坦然而怡然地做他的宰相,长袖善舞,左右逢源。

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代理人心态,即只管代理皇权,而不问那皇权来自何处。

尽管冯道的做法颇为清流正派所不齿,但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就没有代理人心态。

所谓&ot;代理人心态&ot;,也就是&ot;非主人翁心态&ot;,或&ot;打工仔心态&ot;。

这些&ot;代理人&ot;或&ot;打工仔&ot;心里很清楚:羊群不是他们的,他们也用不着为了牧场长远利益的最大化约束自己。

相反,如果不利用这一可乘之机顺手牵羊,一旦失去代理权就将一无所有。

因此,尽管他们明明知道对百姓的过度盘剥终将导致王朝的灭亡,也不会稍稍延缓或减少一下这种盘剥。

实行&ot;家臣制&ot;的邦国时代就不大会这样,因为那时的&ot;官&ot;不是职业官僚。

卿也好,大夫也好,都有自己的采邑。

他们的&ot;家&ot;和诸侯的&ot;国&ot;是连为一体,休戚与共,至少也是唇亡齿寒的。

他们的&ot;出仕&ot;也不是为了谋生,而真正是&ot;从政&ot;,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

帝国时代当然也有这样的官员,但这是少数。

大多数人是以做官为谋生手段的,即所谓&ot;千里做官只为财&ot;。

帝国时代后期甚至出现了这样的&ot;投资项目&ot;:钱商看准某人&ot;前程远大&ot;,便在其贫困时主动借贷与他,然后在其就任后加倍索还,以此牟取暴利。

可想而知,这样的官员在成为&ot;一方父母&ot;时,不刮地三尺那才是怪事!

所谓&ot;官僚集团&ot;便正是由这样一些人组成的。

他们之间,有个人恩怨,有宦海情仇,有门户之见,有朋党之争,但也有共同的利益,这就是&ot;代理人阶层&ot;的利益。

正因为这种利益不是哪一个人的,而是整个官僚集团的,因此一旦改革或变法触及这一利益,官僚集团就会暂时停止他们之间的党争,群起而攻之。

甚至对某个贪官污吏的整治,也会引起他们的兔死狐悲之感,如果这个贪官不是&ot;太不像话&ot;的话。

这也正是历朝历代的改革变法和反腐斗争屡遭失败,改革者(如王安石)反倒被目为&ot;小人&ot;、&ot;国贼&ot;的原因之一。

的确,由于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帝国的官员已职业化,于是便形成了一个特殊的&ot;职业代理人阶层&ot;。

他们是既不同于皇亲国戚,又不同于一般民众的一群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行为规范、关系称谓、习俗礼仪,甚至仅属于这一阶层的语言符号,即&ot;官场规则&ot;。

当然,他们也有着作为一个阶层和集团的共同利益。

当帝国的利益和他们的集团利益相一致时,他们是支撑帝国大厦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

一旦利益相冲突,则很可能集体地与最高统治者相抗争(明代就曾如此),或集体地消极怠工(清代就曾这样)。

帝国对于这个集团是无可奈何的--既不能不依靠他们,又不能不防范他们,最后则不得不与之妥协,达成彼此一致心照不宣的某种默契。

因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可以撤换和惩治其中的某一个人,却无法端掉整个官僚集团。

唯一能做的,也许就是和他们斗智斗勇,反复周旋。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斗争。

表明上看,皇帝是强势的一方,官僚集团则处于弱势,因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皇帝握有最高仲裁权。

但是皇帝权力虽大,人数却少,也就是他自己和极个别几个亲信,而且这些亲信还往往是太监之类的&ot;阉竖&ot;。

官僚却是一个庞大的集团。

相邻小说
主君驯龙指南  [柯南同人]景与光与酒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恐怖的QQ群  从星空到心灵  再见,穆先生  我们青春里的小确幸  苏辰苏昊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钓系美人上岗指南  帝国小赘婿  师尊快上榻  龙套传奇  全帝国都在撮合我俩  瓮城火  玲珑配  凤倾天阑  金屋藏起白月光  (综英美同人)拼死也要cosplay!  给大佬续命后我把自己也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