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62章

但是,为什么又感到不稀奇呢?从目前的身体情况来看,除了眼睛和耳朵有点不算太大的问题和腿脚不太灵便外,自我感觉还是良好的,写一篇一两千字的文章,倚马可待。

待人接物,应对进退,还是&ldo;难得糊涂&rdo;的。

这一切都同十年前,或者更长的时间以前,没有什么两样。

李太白诗:&ldo;高堂明镜悲白发。

&rdo;我不但发已全白(有人告诉我,又有黑发长出),而且秃了顶。

这一切也都是事实,可惜我不是电影明星,一年照不了两次镜子,那一切我都不视不见。

在潜意识中,自己还以为是&ldo;朝如青丝&rdo;哩。

对我这样无知无识、麻木不仁的人,连上帝也没有办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怎么能会不感到不稀奇呢?

但是,我自己又觉得,我这种精神状态之所以能够产生,不是没有根据的。

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教授年龄是60岁到70岁。

可是,就我个人而论,在学术研究上,我的冲刺是在80岁以后。

开了几十年的会,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政治运动,做过不知道多少次自我检查,也不知道多少次对别人进行批判,最后又经历了十年浩劫,&ldo;对酒当歌,人生几何?&rdo;我自己的一生就是这样白白地消磨过去了。

如果不是造化小儿对我垂青,制止了我实行自己年龄计划的话,在我80岁以前(这也算是高寿了)就&ldo;遽归道山&rdo;,我留给子孙后代的东西恐怕是不会多的。

不多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留下一些不痛不痒,灾祸梨枣的所谓著述,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但是,对我自己来说,恐怕就要&ldo;另案处理&rdo;了。

在从80岁到90岁这个十年内,在我冲刺开始以后,颇有一些值得纪念的甜蜜的回忆。

在撰写我一生最长的一部长达80万字的著作《糖史》的过程中,颇有一些情节值得回忆,值得玩味。

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我每天跑一趟大图书馆,风雨无阻,寒暑无碍。

燕园风光旖旎,四时景物不同。

春天姹紫嫣红,夏天荷香盈塘,秋天红染霜叶,冬天六出蔽空。

称之为人间仙境,也不为过。

然而,在这两年中,我几乎天天都在这样瑰丽的风光中行走。

可是我都视而不见,甚至不视不见。

未名湖的涟漪,博雅塔的倒影,被外人视为奇观的胜景,也未能逃过我的漠然,懵然,无动于衷。

我心中想到的只是大图书馆中的盈室满架的图书,鼻子里闻到的只有那里的书香。

《糖史》的写作完成以后,我又把阵地从大图书馆移到家中来,运筹于斗室之中,决战于几张桌子之上。

我研究的对象变成了吐火罗文a方言的《弥勒会见记剧本》。

这也不是一颗容易咬的核桃,非用上全力不行。

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资料,而且多是国外的资料。

没有办法,只有时不时地向海外求援。

现在虽然号称为信息时代,可是我要的消息多是刁钻古怪的东西,一时难以搜寻,我只有耐着性子恭候。

相邻小说
捡到一个没用的西装男  丧病大学  菊花门  我的初恋小记  娱乐圈大清醒  被宠爱的病美人的一生  甜头脑和咸高兴  真话能走多远  结婚后老公成了我教官  爱的世界只有你  季羡林谈写作  烟灰,月光,伏特加  我室友超香的  佛诱我心  随易而安  长津湖之亮剑就变强  当死宅遇上面瘫  戏精天师花式捉鬼  穿秋裤没  阅世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