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37章

同日发布一道上谕:&ldo;奉懿旨,略谓上年京师之变,该大学士忠诚坚忍,力任其难,宗社复安,朝廷攸赖。

近日因病,然经降旨慰问,该大学士力疾从公,忠靖之忱,老而弥笃。

乃骤患咯血,遽尔不起,艰危之交,失此柱石重臣,曷胜怆恸!

前已加恩云云。

着再赏银五千两治丧,立功省分建立专祠;政功战绩,宣付史馆。

伊子李经述,着赏给四品京堂,承袭一等侯爵;李经迈着以四品京堂用;李经方服阕后以道员遇缺简放。

伊孙李国杰,着以郎中即补;李国燕、李国煦着以员外郎分部行走;李国能、李国焘着赏给举人,一体会试云云。

&rdo;

初四、初五、初六均在开封逐日召见奕劻,并于初五日颁上谕:&ldo;奉懿旨,奕劻着加恩在紫禁城内乘坐二人肩舆。

&rdo;初六日命奕劻启程返京继续办理议和以及准备两宫回京事宜。

李鸿章的去世,使袁世凯成为北洋正统的领导人,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人物,虽然光绪对袁的擢升很不开心,可是这是慈禧的主意,光绪如何可以反对呢。

袁世凯出任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虽由慈禧决定,有人却说是李鸿章遗奏保荐,又有人说是军机大臣荣禄向太后力荐。

不管是谁的保荐,问题在于慈禧对袁有好感,信任他的忠实,欣赏他的才干,使袁以一个普通的道员,在五六年时间便爬到督抚地位,更特别的是直隶总督简直等于督抚团领袖,担负拱卫中枢的重大责任。

相传李鸿章临死前有遗折奏保袁为继任人,但在《文忠集》内却无此奏稿。

同时袁的任命是在两宫回銮途中得李去世电的第二天即降旨,所以李纵使有遗折荐袁自代,可是袁的大命却是直接出于慈禧的圣眷。

袁因有李的遗疏荐贤的传说,愈发见重于世,据说代李拟稿的是于式枚(号晦若)。

荐袁是用&ldo;附片&rdo;,附片也是清朝一种官书,遇有机密,誊之附片上达,可以留中不发。

附片中有句:&ldo;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

&rdo;袁后来有致于式枚一函,答谢于代李草疏荐己,函云:

&ldo;……节相骑箕,天下共恸!

弟识陋望浅,何敢作此替人?乃承示以疏稿,竟过许:

&lso;环顾宇内人才,无出世凯右者!

&rso;此虽出节相之口授,实亦由足下之成,弟当诏示子孙,永铭大德。

兹随函奉上古董八件(另附一单于函末),戋戋聊表谢忱。

……&rdo;

这一年袁世凯43岁,与当时的有名望的大臣和督抚比,实在太年轻了;因为他的三位前任,荣禄已快70岁,李鸿章79岁,王文韶68岁,袁世凯的年龄足够做这三位前任总督的儿子。

袁奉命署理直隶总督后,由于丧服在身,所以坚辞朝命,慈禧不许,于是他先把左右的人事作了一番部署,副将张勋、守备孟恩远、都司曹锟、吴凤岭等都蒙奏荐嘉奖,又特疏保荐唐绍仪。

唐自朝鲜起便一直追随老袁,袁在山东巡抚任内曾创设商务总局,唐绍仪便以道员总揽局务,拟定各项规则,办理颇有成效,可算是袁的左右手。

光绪廿七年(1901年)十月初十日,袁世凯一切安排都已就绪,乃把山东巡抚篆务交给护理巡抚布政使胡廷幹,然后于十一日自山东起程北上,唐绍仪随行。

十月十六日抵河北高阳,直隶护理总督周馥派人捧直隶总督大印来迎。

十七日袁接收印绶,即日履任视事。

相邻小说
终生爱慕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  木屋杀人事件  快穿之娇妻  一千滴眼泪  被风吹过的夏天/慌乱的日子  穿成顶流的豪门亲姐姐  情到深处自然甜GL  云鬓衣香  刚夺舍又重生?我在古代科学宅斗  神葬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叶楚月夜墨寒  晴天  我被整个皇朝逼婚了[书穿]  我的物理系男友  总裁每天为我打榜  空间老汉种田记  迷魂记  白月光下岗做替身  小仙姑她很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