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被誉为“巨人”
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是世界电子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制造厂商,也是最大的电脑生产厂商,其业务范围涉及政府、商业、国防、科学、宇航、教育、医学和日常生活研究的各个领域,产品销售至128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达400多亿美元。
就是这样一家久负盛名的大公司,竟然没有一台个人电脑上市。
虽然当时微型电脑在美国市场上已经出现,但大多是供工程师、科学家、电脑程序设计师使用,还相当不普及,普通家庭很少购买。
史蒂夫•;乔布斯和斯蒂芬•;沃兹奈克决定另辟新路,将注意力集中到个人计算机上。
创业开始,困难重重,缺乏资金,乔布斯卖掉自己的金龟牌汽车,沃兹奈克卖掉了心爱的计算机,凑了1300美元。
没有工作场所,他们就在乔布斯父母的汽车库里工作。
他们弄来廉价零件,利用业余时间在汽车库里苦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他们终于在1976年研制成功了一台家用电脑,命名为“苹果Ⅰ号”
。
当他们把这台电脑拿到俱乐部去展示时,立刻吸引了不少电脑迷,他们纷纷要掏钱购买,一下子就订购了50台。
为了生产这50台电脑,他们跟几家电子供应商谈妥,以30天的期限,向电子供应商们赊了2.5万美元的零件,结果在29天之内就装配了100台家用电脑。
他们用50台电脑换了现金,还偿还了供应商的借款。
从此,局面打开了,他们的订单源源不断。
他们认定家用电脑的发展前景广阔,于是打算成立一家公司,专门生产家用电脑。
他们的想法得到了投资商马克拉的帮助,他愿意投资9.1万美元,美国商业银行也贷给了他们25万美元贷款。
然后,他俩又开始了游说活动,募集到60万美元的资金。
这样,1977年“苹果计算机公司”
宣告正式成立。
马克拉担任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任副董事长,斯科特任总经理、沃兹奈克任副总经理。
他们将办公地点从汽车库里搬了出去,又网罗各方面人才,共同进一步研制和改良家用电脑。
不久,他们向市场推出了“苹果Ⅱ号”
、“苹果Ⅲ号”
和“里萨”
等个人电脑新产品。
苹果计算机公司独辟蹊径,瞄准别家计算机公司遗漏的“盲区”
,闪电般向市场推出的家用电脑,迎合了美国大众的需要,销路非常好。
所有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买到一部苹果计算机,形成了苹果计算机销量与日俱增的大好形势。
到1981年,苹果计算机公司生产的个人计算机占据了美国市场上个人电脑总销售量的41。
2%。
难怪在纽约基础书籍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畅销书《硅谷热》中,对于苹果计算机公司发迹和崛起的速度极为赞叹,认为“一家公司只用了5年时间就有资格进入美国最大500家企业公司之列,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最大的敌人
果断就获得信心,信心就产生力量,力量是胜利之母。
——亨利希•;曼
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
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
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
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
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写写歌,破破案,工作娱乐两不误。什么?靠脸?不存在的!!!企鹅群18196194...
种花得花,种豆得豆。你养的鱼不行,你看我养的鱼,还有灵性。什么?你种的西瓜最大最甜?那我这个是什么?美女你问我是从事什么工作?我种田的。怎么?难道种田的就不能开玛莎拉蒂?这是你要的药材海鲜蔬果还有丹药!更多免费小说请收藏18wen16com...
26年以来,我总共谈过四场恋爱,每段恋情爱的刻骨铭心,然而结局却以悲剧收场。就算在爱情中跌的再怎么惨烈,我仍然相信有一天真正的白马王子会来到我身边。但这一切,都在我26岁那一年彻底颠覆。...
被背叛之后,南悠悠发愤图强,事业爱情两双收,心里美滋滋的,上辈子是猪油蒙了心,居然会看上这样的渣男。PO18脸红心跳(18wenmvip)提供婚宠蜜恋,顾少哪里逃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林笙箫一直觉得爱情应该是专一的,可当她亲眼目睹相恋八年的男友跟亲姐姐劈腿的时候,她觉得爱情,那就是个屁,所以母亲在改嫁带着她住进新家,告诉她这是爱情的时候,她不屑一顾,可一进门,见到乔家大少乔陌然的时候。她呆了。她乔,乔先生?他脸色微沉你该叫我大哥。她顿时沉默了,欲哭无泪的看了看自己的小手,这手可是...
主角莫长安穿越到平行世界中的自己身上,重回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本想靠着抄袭走上人生巅峰,却被从天而降系统阻止了抄袭的行为。通过系统,莫长安重新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从一个空有想法而无行动力的宅男,变成了一名积极上进的五好新青年作者。年少出名之后不止改善了自己的家庭条件,还经常向社会传播正能量,成为大家的好榜样,最后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当代文豪。作品简评文章风格轻松舒适,剧情紧凑。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见证着莫长安从一开始被迫放弃捷径,到最后真正爱上文学写作,这是思想上的转变从一开始在系统的逼迫下才学习,到后面将学习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能量满满,令人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