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和西方民主政治不一样,中国不实行多党之间的选举竞争,而是维持一党的长期执政,在党内进行竞争,或者实行党内民主。
就是说,中国政治也具有竞争的特色,但竞争的表现方式是和西方不一样的。
和其他权威主义政体下往往是同一个领导人终身执政的情况不一样,中国有退休制度,领导人到了规定的年龄,就必须退休。
这不仅避免了政权的老龄化,更重要的是能源源不断地为政权补充新的血液,政治更新非常之快,甚至超过民主国家。
党内民主和退休制度使得中国把自身区别于其他民主和权威主义政权,兼具了民主和权威两种类型国家的一些特质。
没有西方式民主,但却实现了民主政治下的领导人(或者接班人)制度化的、定期的更替;同时因为是一党执政或者一党主导政治,中国的体制仍然维持着权威主义政治体制所具有的高度动员能力。
挑战在于维持体制的开放性
从这些特质看,中国政治体制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克服既得利益而保持政治的开放性。
如上所说,一党制体制往往导致政权的既得利益化,从而从开放走向封闭,从包容性转向排他性。
一旦这个局面形成,改革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各方面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目前的中国就处于这样一个局面之中。
这些年来,在改革难以进展的同时,社会对政府的抱怨越来越甚。
改革难以推行,原因很复杂,但既得利益的阻碍无疑是一个主要因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政府有改革计划,但受到既得利益的阻力很难推行下去;第二,改革政策因为既得利益的阻力而在实施过程中变形;第三,既得利益操纵改革议程,一些改革变成了增进既得利益的&ldo;改革&rdo;;第四,既得利益直接阻碍改革议程的出台,领导人的改革意图经常成为既得利益的嘲弄对象。
一句话,在强大的既得利益面前,中央权威流失了,改革的动力消失了。
因此,问题在于如何克服既得利益。
在列宁主义政党体制构架内,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克服既得利益有如下几种主要途径。
苏联的改革模式,即直接诉诸民众,即所谓的民主化。
这主要发生在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时期。
因为改革遇到了强大的官僚体制(苏联最大的既得利益)
的阻碍,戈尔巴乔夫就采用了激进(直接)民主化的手段。
但现在看来,这样的改革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
民主化促成了原来一党制的解体,为寡头政治和经济提供了条件。
中国自身也有很多的经验。
在毛泽东时代,和苏联一样,由计划经济体制主导的官僚体制是最大的既得利益,所使用的克服既得利益的主要手段有两种:一是分权,即把权力从中央官僚集团手中分散到地方政府;二是群众运动,也就是群众动员式的&ldo;大民主&rdo;。
这两种手段后来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分权经常导致分权与集权的恶性循环,即一分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分;而&ldo;大民主&rdo;则导致了国家的长期动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