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不仅要针对内部国民,而且也要考量到其外在影响力。
只有整合了内部人民核心价值和外部世界共享价值的因素,意识形态才能得以重建,才会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
原刊于《联合早报》2007年1月23日
人本社会主义与中共新意识形态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ldo;反思改革&rdo;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知识话语的主调子。
尽管各种反思关联到这些年来这样或那样的具体政策,但在反思和争论的深处,则是对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发展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疑问和挑战。
如果不能回答反思和争论过程中所提出的理论问题,有效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就会成问题,改革的可持续性也会成为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社会就国家的改革方向应当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即姓&ldo;资&rdo;与姓&ldo;社&rdo;)开始进行争论的时候,邓小平提出了&ldo;不争论&rdo;的政策。
&ldo;不争论&rdo;政策的特殊时代背景是,80年代末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改革迷失了大方向,各方面的发展举步不前。
不仅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遇到了困难,苏联和东欧的改革更是导致了共产主义体系的解体。
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小平毅然决定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来缓解和解决中国社会存在着的问题和矛盾。
在邓小平看来,一旦国家确定了经济发展这个大目标,就要寻求最有效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
所以,不管是资本主义的方法还是社会主义的方法,只要能够推进经济发展的,中国都应当加以采用。
这也就是有名的&ldo;猫论&rdo;。
&ldo;不争论&rdo;背后有远见
显然,在&ldo;不争论&rdo;的背后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远见。
&ldo;不争论&rdo;政策有效地推动了中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ld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do;的概念,大大推进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ldo;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rdo;,尽管市场经济得到了承认,但只处于附属的地位。
1987年中共十三大,在邓小平和赵紫阳的主导下,中共开始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列,市场经济在中共意识形态中的合法性成分大大增加。
但一直到十四大提出&ld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do;的概念,市场经济才被赋予了全面的合法性。
接下来的改革就是&ld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do;在政策层面的落实。
与此同时,执政党也逐渐调整其政治体系来适应新的经济体系。
1997年中共十五大,全面落实&ldo;抓大放小&rdo;,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私有化改革政策。
政治改革尽管不是十五大的主调,但也可以看出中共已经开始调整当时的政治体制,最主要的是提出了把建设法治国家作为政治改革的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