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这件事特别可喜可贺,所以当年四月,西平地震;十二月,庐陵、豫章、武昌、西陵,连发地震,山陵崩,涌水出。
&esp;&esp;大星如月。
&esp;&esp;墩墩山里的海昏侯墓,至此彻底坍塌。
&esp;&esp;但里面饱满的水保护了几乎所有东西,包括金器、铜器、漆器、乐器、兵器、书简、钱币、车马具,甚至是粮食与种子。
它们将以惊人的完整性和丰富度,再静静等待一千多年。
&esp;&esp;而消失的除了织物,就只有人。
&esp;&esp;从汉代人的观点来说,墓主身形不现,意味着羽化登仙。
他远离尘世,却也永远存在于墓室当中。
&esp;&esp;地震不仅影响了大墓,就连墩墩山下的海昏城,也从此消失于水底。
&esp;&esp;但这事引发了一个意外的连带效果。
&esp;&esp;从海昏城里逃亡出去的人,四处寻找没被淹没的地方,最后跑到了吴山上。
吴山的故堡已经坍塌,却有庙留下来。
有庙就有灵,有灵就有香火和安定,于是人们慢慢聚集在吴山上,建起一座滨水的码头城镇,名为吴城。
&esp;&esp;吴城的历史远远超出了东晋。
它在后世一直兴旺,历经唐宋元明清,清代时,它号称“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
,与汉口并称;到民国时,它成为了鄱阳湖畔,还上过很小的刊物。
&esp;&esp;后来,就是撂下笔很多年。
&esp;&esp;再次把它捡起来,其实真是巧合,就是因为标题这两个字:“海昏”
。
说来惭愧,我其实知道太史慈都督海昏,比知道海昏侯还要早。
后来是在一次工作场合,翻南昌的旅游资料,突然看见“海昏”
两个字,然后是海昏侯、海昏侯博物馆,莫名其妙,如遭雷击。
&esp;&esp;我就胆大妄为地想:要是把这两个人串在一起写,那该多酷啊。
&esp;&esp;在海昏这个地方,这两个特殊的人,他们命运应该是对照的,故事应该是双生的。
&esp;&esp;这也是出于一种幼稚的固执,那就是我认为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能不被影视所完全压制,一定不全在于讲故事,一定在于只有小说这种体裁才能表达出来的结构性、对称性,甚至是适度的模糊,换而言之,就是文字游戏。
&esp;&esp;我绝不敢说这本书做到了,但从选材上、从发心上,我确实是这么希望的。
&esp;&esp;而到了具体写作的时候,因为这是第一本,我自感浅薄,所以借力了很多东西。
首先便是海昏侯博物馆的各种现实文物,现实自有力量,希望有传达出来;然后便是各种研究成果与专著,给了我很多启发和乐趣;第三就是史籍原文。
因为有了这些支撑,我才能勉力把书写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