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的一切。
我们还必须看到,《长津湖》里对于志愿军战士“来源”
的设置,亦反映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可以这样说,这一设置是刻意的,它彻底颠覆了先前类似题材小说里简单的“贫苦大众”
格局,《长津湖》里的志愿军战士来自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其中既有受地主迫害前来的失地农民,也有国民党部队的投诚士兵,甚至还有投身革命的上海滩知名导演、教会学校里的女学生与英国洋行里的职员。
作者之所以如此设置,恐怕很大程度在于这支志愿军在此不再是一支简单的中国军队,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甚至四亿中国人乃至深厚的中国社会、文化了。
《长津湖》里的一个角色作为符号不得不重视,那就是志愿军战士欧阳云逸,这个曾经在上海洋行中工作过的职员,在这场战役中实际上担任了一个文化冲突调解者的角色。
因为他见多识广,有着流利的英语,所以无论是对战俘喊话,还是与俘虏交谈,甚至翻译缴获情报,他无时无刻地都起着“支点”
的作用,他的出场甚至还使得美军军官改变了对于中国军队的看法。
尤其是与战俘麦卡锡的一席对谈,堪称小说中最为出彩的一段。
在对谈中,麦卡锡认为“当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有责任来维护它”
,而欧阳云逸则以“中国的文明博大精深,你理解不了也是正常的”
回应之,姑且不论这样的对谈是否真的在战争中出现过,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作者以文化冲突为叙述视角的良苦用心。
描摹文化冲突,彰显人性美好,这应是作者初衷。
中国军人优待美军战俘,美军战俘多次向中国军人致谢,受感化的美军军官向俘虏们喊话,以及中国军人在高寒阵地上的相互支撑、彼此关怀,在《长津湖》里已不再是先前的“阶级感情”
,而是对阶级、国界与种族的人道主义超越。
须知以人性为核心、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
在任何战争中都是最可贵、最值得借鉴与反思的。
藉此,笔者认为《长津湖》理应是当下军旅小说中“抗美援朝”
叙事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首次突破了两个阵营的政治对立,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弘扬人性的光泽。
除此之外,《长津湖》还强调了“信仰”
的意义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人性的诠释。
中国军队凭借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美军,他们所拥有的是顽强的信仰,这是发人深省的。
书评:共奏战争中人性与信仰的交响乐(3)
“信仰”
是一个与“人性”
共生的文学母题,信仰会使得坚持更有意义,这便是志愿军战士们不怕牺牲、屡挫屡战的精神动力,但小说中却将这个信仰简单化、人道主义化,这里的信仰不再是先前类似题材的小说中简单的“红旗插遍全世界”
这一伟大革命理想,而是中国人普遍的家国情怀,因为是异乡作战,这一情怀自然就变成了对于家乡、祖国的信仰性思念譬如对于台湾籍志愿军战士、导演出身的凌子林而言,他的信仰只是打完仗“回到上海,再回到台湾”
;来自苏北农村的战士吴铁锤的信仰则是“打完了龟儿子陆战1师,就娶媳妇”
;而洋行职员出身的战士欧阳云逸与女军医蓝晓萍的信仰则是彼此的爱情约定。
在这样的信仰下,他们勇敢地坚持着战争必胜的信念,最终挫败了装备齐全的美军陆战1师。
归根结底,这样的信仰依然基于人性的光泽,并由特定的中国文化结构所决定。
战争的胜利,实际上是信仰所促成,但这个过程与结构又非常复杂。
《长津湖》为我们提出了许多之前未曾深入反思过的问题以如此惨重代价所换取的胜利,其历史意义究竟有多大?人性的彰显在战争中究竟能否战胜简单的胜负结果?究竟什么样的信仰才是战争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因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实际上更能反思出人性在战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