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值得注意的是,本来这种服装的偏好只是对另一个文明的向往,但是在中国的明清易代以后,他却具有了确立朝鲜文明正统性的意义。
依然穿大明衣冠,使得他们可以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小中华”
而中国却已是“夷狄之邦”
。
而汉族女子的服饰,在满清夷狄时代仍旧沿袭晚明,便给他们带来一个印象,似乎真是“男降女不降”
似的,汉族女子身上寄托了汉族的历史记忆。
最初满清王朝还是想统一服饰的,康熙还没有亲政的时候(1664),朝廷曾经有过一个动议,想禁止汉族女子穿汉族衣服。
可是,“此论一出之后,汉人气色,莫不失心,大概去其衣冠,解其足裹,有若剃头者然”
,大概是碰到激烈反弹的,连官员都知道这是“招怨之举,深可虑也”
,所以,建议送上朝廷,隔了好久也没有真的动作。
说起来,满清王朝的汉族妇女穿着明代衣冠,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满清实行的是“男降女不降”
政策,但另一方面却是顺应传统审美观念强大的惯性。
尽管满清入主中华,但汉族衣冠或者古衣冠在人的心目中,还是有一种有文化和有历史的高雅象征,那个时代并不像追逐时髦和新潮的时代,在人们的心目中,古典即典雅,而时尚却只是流俗。
在小说、戏曲以及书画中,要表现一种想象的和高尚的“美”
,仍然需要这种古典的,而不用时尚的衣冠。
朝鲜使者李宜显在初始北京的路上,遇见一个叫马倬的读书人,于他谈论衣冠之事,他“显有愧屈之色。
即书示曰:我们未尝不羡,但我们尊时耳”
。
“遵时”
是什么?就是向现实妥协,因为在满清直接控制范围之外,所以,朝鲜人不太能过体会汉族人的苦衷,倒是怀着一种逆转的自负和鄙夷。
康熙三十九年(1700),一个叫姜铣的朝鲜使者在青果协了两首诗,先是说“使者遥寻秦地界,夷人惊怪汉衣冠”
,接着说“楚士几轻秦吏卒,蛮儿浑怪汉衣冠。
这很有趣,在汉人眼中本是东夷的朝鲜人到了中国,却奇怪这里找不到真正的中华,本来是中华的汉人,却在朝鲜人的眼中成了“夷人”
、“蛮儿”
,他们却对原本祖先穿过的大明衣冠感到陌生和诧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