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撰稿人与南京大屠杀
山本七平说,要辩明&ldo;砍杀百人比赛&rdo;的报道是臆造出来的,南京事件是&ldo;无稽之谈&rdo;,需要有很大勇气。
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毋宁说恰恰相反。
关于这一点,不妨比较一下铃木明所著《&ldo;南京大屠杀&rdo;的无稽之谈》公开出版时与本多胜一所著《中国之旅》公开出版时的情况。
本多胜一是《朝日新闻》的记者,他的《中国之旅》曾在该报连载。
因此,这篇采访报道的单行本由朝日新闻社出版局出版发行。
可是,如果把出自别的笔者之手而题材相同的采访报道送到该社,又将会如何呢?假定该采访报道写得相当出色,不亚于本多胜一的,出版局果真能决心出版发行吗?那恐怕会被搁在一边。
不只是朝日新闻社,我想,不妨说只要是&ldo;第一流&rdo;出版社,都不会对这类原稿看上一眼的。
大出版社是如此,对于现有靠写作生活的撰稿人来说,坚持加害者的观点来谈论日本军暴行事件这样的主题,则是最为忌讳的。
对此,试举南京暴行一例,不就显而易见了?在占领南京后不久,除随军记者之外,作家、评论家等特派记者共有一百数十名撰稿人进入南京城。
就以东京日日新闻社为例,大宅壮一、林芙美子和其他记者一起组成的四十名记者阵容进入了南京城。
这些人或多或少地理应对发生在南京的今世活地狱有所耳闻目睹。
这些撰稿人既有写作能力,又有发表的场所。
可是,在什么都可以说的战后,他们中间究竟有几个人将他们所亲眼目睹的、亲身经历过的感受用笔写出来呢?就我所知,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前朝日新闻社记者今井正刚,另一个是前每日新闻社记者铃木二郎。
就连那个喋喋不休的大宅壮一,最终也没有讲出其亲眼目睹的关于南京暴行的真相,而与世长辞了。
不过,一九六六年成立了十分失礼的&ldo;大宅考察组&rdo;,访问了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国。
那时,大宅壮一在当地召开的座谈会上只说了这么一句话:&ldo;我认为,在入城前后,或到入城为止,曾有过大规模的屠杀,这是事实。
杀害了三十万人啦,烧毁了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啦,虽然这些数字有点不可信。
但是,我作为一个目击者,也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屠杀&rdo;(《大宅考察组访问中共的报告》,载《每日周刊》临时增刊)。
稍后进入南京城的杂志社派遣的某著名作家,据说于战败后不久,曾在某报纸上登载了一大版有关报道。
但是,现在那位作家似乎也&ldo;无&lso;执笔的&rso;记忆&rdo;了。
写南京事件依然是撰稿人所忌讳的主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