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即使是后勤补给断绝之后,赵括依然在堡垒里坚守了四十多天。
没有粮食的赵国军队面临怎样的惨境呢?《史记》记载了一句话:&ldo;阴相杀食。
&rdo;也就是说,已经饿到偷偷互相杀着吃的地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主将的赵括别无选择,只能率军绝地反击,寻求最后的活命机会。
既然误接上党、误用赵括并不是导致长平惨败的主要因素,要么赵国为什么会遭遇如此惨败呢?长平之战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如果我们抛弃先入为主的成见,深入剖析长平战役整个过程,会发现长平惨败的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迷信议和,放弃合纵。
以赵孝成王、楼昌、平阳君赵豹为代表的&ldo;主和派&rdo;,没有听取另一位&ldo;主和派&rdo;虞卿的正确意见,一意孤行与秦国媾和,使赵国孤立于中原诸侯。
郑朱到咸阳议和,正中秦昭王的下怀。
秦昭王大张旗鼓地召见赵国使臣,又当着各国使节的面与他把酒言欢,成功制造秦、赵和解的假象,蒙蔽了有可能&ldo;合纵救赵&rdo;的诸侯,为秦国迅速解决长平的战事争取了时间,赵国实际上是帮了秦国一个大忙。
长平之战,赵国就只能靠自己了!
第二,廉颇坚壁清野,消极防御。
老将廉颇率军抗敌,没有直抵上党前线,与强大的秦军硬拼,而是在长平坚守,这一做法是对的。
但是,廉颇接下来却错误地采取&ldo;消极防御&rdo;的策略,使赵军陷入了绝境。
廉颇的战术是:在长平修造永备工事,与秦国形成对峙僵局。
由于秦军远离本土,后勤保障很难跟上,时间一长,没有给养的秦军必然不战自退。
但是,无论是秦、赵两国的国力对比,还是上党地区的局势,都无法支撑廉颇战术的实现。
‐‐国力差距巨大。
秦国已经在公元前316年占据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巴蜀,为秦国征战中原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
赵国虽然占据华北平原,但由于常年南北征战,国库消耗巨大,国力上很难支持几十万军队的长期坚守。
‐‐补给线优劣明显。
秦国的后勤给养,可以通过两条通道运抵上党,一是出函谷关,经野王渡河北上到达;二是从河西地区东渡黄河,穿过平阳地区到达,不存在补给线阻滞的问题。
另外,秦军占据上党大片区域,虽然大量难民逃亡,但还可以就地开仓取粮。
赵国的后勤给养只能从邯郸出发,穿越太行山脉抵达长平,这条路翻山越岭,狭隘众多,一旦遭遇秦军袭击并固守某一险关,赵军的补给线就会被掐断。
长平的守军龟缩在堡垒之中,正面有秦军挡住,没办法出来寻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