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变法之初,旧贵族不能坐视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但又不敢直接对抗卫鞅。
一些阴险的投机分子就挑动太子率先违反法令,给卫鞅出难题。
太子犯法,卫鞅就为难了,处罚还是不处罚?处罚吧,毕竟是太子,不说投鼠忌器,总也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吧?不处罚吧,跟天下的官吏和百姓怎么交代?没有诚信,看菜下饭,以后谁还守法?
除此之外,卫鞅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如果铁面无私,自己可能遭到太子的反攻倒算,性命难保。
如果网开一面,自己可以无性命之忧,但变法也会被扼杀于摇篮中,一世英名将毁于一旦,更何况旧贵族极可能借此事件&ldo;痛打落水狗&rdo;。
思来想去,卫鞅决定舍生取义,认定&ldo;法之不行,自上犯之&rdo;。
既然太子闯到枪口上了,那就先拿来给变法祭旗!
当然,卫鞅还是给太子留了一点面子,以&ldo;君嗣不可施刑&rdo;为由,让负责教育太子的公子虔、公孙贾代为受刑。
在第二阶段变法时,公子虔再次触犯法令,卫鞅以&ldo;累犯&rdo;的罪名将他的鼻子割去。
在整个变法过程中,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宗室贵族对卫鞅的态度可以用&ldo;含血愤天&rdo;来形容。
对此,仗着有秦孝公支持的卫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公元前340年,卫鞅因伐魏有功而得到商、於十五邑的封赏,号为商君。
此时的卫鞅已经完全陶醉于一片光环之中,但一个叫赵良的人预感到了卫鞅身处的严重危机。
《史记》记载了两人的一次长谈,在这次谈话中,赵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卫鞅引以为豪的变法事业、卫鞅的性格弱点可能导致的危机进行了深入剖析。
实际上,这也是史学家司马迁以历史的眼光,借赵良之口,对卫鞅本人以及他的变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赵良认为,卫鞅已经处在重重危机之中,理由是:‐‐卫鞅因宠臣景监而发迹,官场&ldo;出身&rdo;有先天缺陷,没有什么&ldo;名&rdo;可言。
‐‐卫鞅不改善民众的生活,而是在咸阳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这算什么&ldo;功&rdo;呢?
‐‐卫鞅在变法中,从太子到百姓,都太过严厉,一味强调酷刑,而疏于教化引导,得不到群众发自内心的支持。
‐‐卫鞅居功自傲、功高盖主、目中无人,全然不知自己一旦失去国君的支持,将死无葬身之地。
赵良建议卫鞅急流勇退,归还所获封地,劝谏秦孝公改行宽松政治,在秦国恢复礼制。
但是,正处于人生巅峰的卫鞅听不进去。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继位,是为秦惠王。
卫鞅失去了政治靠山,公子虔趁机跳出来弹劾卫鞅,曾经被处置过的这个太子开始秋后算账,对卫鞅发出逮捕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