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两位大人想的是,今年推荐去考举人的秀才,能不能比往常再多几位?
毕竟虽然考中举人是最大政绩。
但能有更多秀才去考举人,这也是政绩呀。
往年常宁县去考举人的秀才,通常不过四五位,属于所有县中垫底的一批。
但今年,县令大人准备做一次大的,一口气推荐二十一位秀才去考举人。
这绝对是大手笔了。
所以在听到县令的这个计划后,孙思文眉头顿时皱了起来,看了看自己的两个上司,小心提醒道:“县尊,教谕,让更多学子去考秋试,这固然是好事。
但很多学子家中贫寒,恐怕难以筹集考资,强令他们去以秋试,恐出惨剧呀。”
常宁县往年里,一直有十几个秀才。
可为什么每次去科考的,就那么几位?
还不是钱闹的。
就拿孙思文来说,他上次为了去科考,找陆渊借了三十两银子,这才凑够了考资。
三十两银子,在常宁县这边,已经相当于一个正常人家,三年不吃不喝的所有收入了。
可一户人家,总是要吃喝,总是有各种各样开支的。
因此他们想凑出三十两银子,几乎要十年的积累才行。
十年时间,凑够路费去考秋试,这才是那些贫寒学子的常态。
正是因为考资积攒艰难,所以很多家境普通的秀才,哪怕积攒够了路费,在不确认自己有把握考过秋试前,也轻易不会去参加科举。
为的就是怕自己一朝失利,日后又要积累数年十年时间,那对于有望作为的学子来说,实在是不可承受之重。
所以郡府以参加秋试的人数,来评价地方官的政绩,某种方面上讲,其实也是有其道理的。
一个地方能有更多的学子去参加秋试,这不就是反向证明,你当地的经济实力强,发展的好,支撑得起更多的学子去考试吗?
用这个标准来评论政绩,还真不能说有错。
当然,如果地方官为了政绩,强行逼迫那些学子去参加科举,不管他们死活,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kuaishuku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