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另一件事是我班一个同学因尿毒症去世,由于我谈起过这位同学的一些情况,那天我到报社报告死讯时,胡锡涛先生立即霍然站起,双眼含泪,其实他根本不认识我的这位同学。
我很快就下乡了,握别各位与我一起受尽委屈的专业人员,也与胡锡涛先生告别。
此后,这位&ldo;左倾&rdo;的学人,善良的君子,常常出现在我的脑际,让我想起中国一代文人的人格悲剧。
没想到在三十二年之后,读到了他在武汉《今日名流》杂志上对那段往事的回忆。
且引几段‐‐
为了这篇文章(即胡锡涛先生写的《评斯坦尼体系》一文),我在文汇报社顶层熬过了寒冷而苦恼的三个月,我把包括余秋雨在内的几位朋友都得罪完了。
但余秋雨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难忘。
我&ldo;枪毙&rdo;了他的稿子,他不记仇,颇有雅量。
实际上他写稿很下功夫,不走捷径,直接查阅原著,四本斯坦尼全集被他翻得卷起了角。
他的稿子不仅文笔漂亮,而且内容扎实,从理论史的角度分析斯坦尼体系的特点和缺陷。
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只须删掉一些应景文字,放在今天的学报上也能发表;但作为一篇批判文章,在那个特殊年代就不合格。
令我更佩服的是他坚持学英语,喜看英文原版书。
每天早晨,大家刚起床,他已站在阳台上朗读英语。
季节已入冬,冒着严寒读英语,可真不易。
&ldo;文革&rdo;时期&ldo;读书无用论&rdo;盛行,谁会拼命学英语?余秋雨书桌上所放的一大堆书籍,除了几本鲁迅全集,全是英文版原著。
是小说还是戏剧理论书,我也看不懂。
我不明白余秋雨为何对英文原版如此感兴趣……
他当时很穷,经常向徐企平借饭票,借了之后又还不出。
到后来,徐企平总是慷慨主动支援他。
他们两人并不在一个系,关系却很密切,因为都在&ldo;文革&rdo;初期受过造反派的冲击,都属于&ldo;保守派&rdo;,共同语言特别多。
据徐企平私下向我透露:小余的业务水平在同届学生中最拔尖,戏剧文学系教师都想让他留在系里,但都无实权,实权掌握在造反派手里。
小余表面上很活跃,其实他内心很苦闷,他父亲有历史问题,很可能会影响他的分配,影响到他的前途。
……待分配的毕业生,没有工资,经济困难的人可以申请补助,一般只能领到十二元。
小余家里很穷,他每月领十二元补助,还得贴给家里一半,自己只剩下六元钱,怎么维持生活?
胡锡涛先生的这些回忆发表时我在国外,隔了很久才看到。
与许多老人的回忆一样,其中真正有价值的是亲身经历的部分,后面很多道听途说的内容就难免以讹传讹、笑话频频了。
我与胡锡涛先生实际接触的时间很短,初见面时彼此不认识,没有成见,因此那些最初印象比较纯净。
那么多年过去了,几乎再也没有见过他。
朦胧中觉得似乎在北京某单位礼堂看电影时匆匆闪过一眼,那也很多年了。
不知道他现在什么样子了,估计见面时还能认得出来吧?
读了这些片段回忆,我很感动。
因为在读到的当时,我正受到一批嫉妒文人捕风捉影的诽谤。
诽谤者们虽然口气越来越大却始终找不到丝毫证据,最后发现只有一点能讲得稍稍具体一点,那就是我批判了斯坦尼,并由此推断我参加了&ldo;上海市革命大批判写作组&rdo;。
能够反驳这项诬陷的人很多。
但是,按照常理,胡锡涛先生不可能站出来。
这是因为,他如果站出来,必然要牵扯到他当时确实是&ldo;上海市革命大批判写作组&rdo;的成员这样一个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