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这就是所谓的&ldo;金匮之盟&rdo;,也是赵光义&ldo;兄终弟及&rdo;的合法根据。
按照这种说法,赵光义根本就没有必要为了篡位弑兄,赵匡胤应当是因病猝死的。
其实若从情理上来说,还是赵匡胤被鸠杀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首先赵匡胤去世时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并且还有了皇孙,按照中原王朝自秦以来的皇位继承习惯,绝没有传弟不传子的理由。
虽然赵光义功高,但赵氏族中功高者远不止他一人,而且赵匡胤去世时不过五十岁,之前还在指挥北征北汉的大事,如果说是猝死而又无正式记载,是很难让人相信的。
&ldo;斧声烛影&rdo;故事中的疑点也很多,以赵光义这一外王的身份,赵匡胤是否愿意把他留在宫中过夜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而且传说中的&ldo;斧声&rdo;之斧,其实是一柄杖头饰有玉片的金权杖,这样的斧子很难奏出&ldo;斧声&rdo;,更难用来砍人。
将这些情况综合起来考虑,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赵匡胤被打算篡位的赵光义鸠杀。
赵匡胤篡周自立,在位十七年,虽然在政策上重文抑武,但本人仍旧是以军功为主。
他削平南方,对北几次用兵,转战南北,以恢复云十六州、重现汉唐盛世为己任,初步完成了统一大业,使得在经历了长期动乱之后的中原再现太平盛世的契机。
与五代十国的动荡政局相比,赵匡胤所开创的宋代的政治生活中野蛮、蒙昧的因素在消减,理性、人道、文明的色彩在增多,政治运作的文明化、理性化的程度大大提高,从而对整个的两宋社会产生了积极的规范和影响。
又因为他施政得当、心思缜密、待人宽厚,使得北宋没有继五代而为第六个短命的朝代,而且他确立了攘外必先安内的立国宗旨,将一个分裂的帝国重新聚拢起来,注重军事技术与财政组织两者之间的协作,使得北宋一朝虽然内敛,却也涌动着勃勃生机,在重文抑武、守内虚外的保守政策的指导之下,与周边张牙舞爪的铁骑强族对抗了三百多年。
从这个角度出发,应该说赵匡胤是一个非常大气的政治家,这种大气建立在他对人情世故的敏锐直觉和对天下大势的极强洞察力上。
因此他显示出一种恢弘大度的行为气质和上善若水的王者风范,这种气质也强烈地感染着他所开拓的帝国,使得宋朝体现出了空前绝后的温柔、和平、繁华与富足。
中国历史也在经历了长时期的金戈铁马、血雨腥风之后,再度显现出雍容华贵、妩媚动人的万种风情。
结语
赵匡胤是一位优秀的职业军人,除了从少年时就已经接受到了良好训练以外,他还直接获益于郭威和柴荣两位英武有为的君主。
在跟随君主南征北战的过程中,赵匡胤受到了着意的训练与提拔,当日后自立门户时,早年耳濡目染学来的经验令他受益匪浅。
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的一幕,显然来源于郭威的经验;而赵匡胤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也与柴荣树立的榜样力量有关。
人们时刻都会遇到可供借鉴和模仿的偶像,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向自己的上司看齐。
绝不要忽略别人的智慧,上司与同事们的经验最值得留心学习。
因为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自己将来也可能会遇到;而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也是在相似的情境中所能找到的最佳答案。
做一位善于思考和学习的下属,会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用,这就是赵匡胤的经历告诉人们的经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