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是波罗的海地区保存得最完好的中世纪古城,古老的城墙、如林的尖塔赋予了它宛如童话般的外表。
但生活永远不是童话,历史更是沧海桑田,数百年来塔林曾经先后被丹麦人、瑞典人、沙皇俄国、纳粹德国和苏联统治,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它独特的烙印。
这张照片是我在维鲁饭店(HOTELVIRU)的22层阳台上拍的。
作为爱沙尼亚最早的涉外大饭店,维鲁饭店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它位于老城门外一步之遥,站在饭店较高的楼层上,不仅老城区尽收眼底,还可以看到停泊在波罗的海港湾里的轮船,繁华的塔林新城,还有塔林为作为莫斯科奥运会的帆船赛场而修建的电视塔等设施......
但我来到维鲁饭店不是为了看风景的,也不打算如同它落成后二十年内所有来客那样止步于22层。
事实上,在1991年之前,几乎所有塔林人都以为维鲁饭店只有22层,饭店的电梯也只到达22层。
直到1991年铁幕忽然轰然倒塌,爱沙尼亚从苏联中独立,人们才得知原来饭店还存在着一个神秘的23层,那是监控整个饭店的克格勃的秘密办公室。
上世纪六十年代,爱沙尼亚和芬兰之间轮船开始恢复通航,每年访问爱沙尼亚的西方人(主要是芬兰人)由几百人激增到一万五千,而塔林现有的饭店都很陈旧了,急需一个现代化的涉外饭店容纳这些来自西方的游客。
维鲁饭店应运而生,于1970年代初期开业。
新落成的大饭店的功能之一,是作为一个窗口向西方游客展示苏联的繁荣美好,那完全是一种不计成本的作秀。
比如那个年代饭店最高入住记录是单日829名客人,而饭店的工作人员一直是1080名。
大饭店内完全是不同于外面的一个世界,这里有西式的歌舞表演和夜生活、免费的洗衣房,考究的无需排队的美发厅,昼夜飘散着香气的面包房......当时苏联物质贫乏,大饭店的餐厅菜单上的任何一道菜却都永不会断档,饭店的附属商店里还可以买到很多外面见不到的西式时髦货。
好吧,我承认,当导游描述这一切的时候,我不由莞尔,因为我出生在中国最着名的旅游城市,我的故乡1970年代中期就对外国游客开放了,但凡听说过“友谊商店”
、“外汇券”
这些中文词汇的朋友都知道我为什么会笑吧。
这是当年维鲁饭店歌舞厅里的节目海报,完全是百老汇风情,与苏式的文艺表演截然不同。
外国游客带来的,不仅是大量的外汇,还有西方的思想,这在当时的苏联政府看来是危险的。
所以饭店的功能远不止是作秀,还必须绝对了解这些西方游客或者旅居海外回乡探亲的爱沙尼亚人的一举一动。
上图中的汽车是大饭店为客人专门配备的,如果外宾或者持有外国护照的爱沙尼亚侨民想离开塔林,必须乘坐这种由指派司机驾驶的汽车。
导游说,她的一个亲戚移民海外后回到爱沙尼亚探亲,就曾经住在这个饭店,有一天她离开饭店,并没有乘坐这种指定的汽车,而是乘亲戚的车去了自己亲妹妹的乡下度假别墅,度过了轻松的一天。
第二天,当她再度打算出门,到前台去存钥匙的时候,前台工作人员不动声色地跟她说:“夫人,我们希望今年你不要再离开塔林,不要再去你妹妹的别墅了。”
就在这种不经意的小事中,克格勃让人感觉到了他们的无处不在。
参观克格勃博物馆必须由导游带领的,因为每天的英语团的数量有限,最好提前打电话到饭店预定。
那天我们跟着导游乘电梯到了22层,然后看到这样一扇门,标记上的黑色文字是用俄文和爱沙尼亚语双语写的“禁止入内”
,这正是当年这扇门上刷的字眼,而克格勃博物馆用它做了自己的标志,上面黑底白字是爱沙尼亚语和英语双语写的“入口”
,一面是“禁止入内”
,一面是“入口”
,好有讽刺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