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的描述,只有把束理解成十匹,那一匹是六百,这才顺理成章)
所以那个中山富人赎八岁小男孩儿用了十匹绢,按照均价三百算的话,也就三千钱。
这算是人口价中比较低的一例。
不过这换算的是均价,当时绢价高于均价也说不定。
②有一种说法是宋之前贵族都不吃猪肉,因为没有阉割的技术,导致猪肉味酸。
这又是一则历史谣言。
早在商代,先民就已经学会给猪去势了,并且依据是否阉割,在甲骨文中“豕”
字的字形上做出区分。
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闻一多先生的《释为释豕》。
实物中西周晋侯墓里出土了一个“断尾猪”
的青铜像(现藏山西省博),断尾是古代去势技术中的重要部分。
北魏的《齐民要术》有云:“其子三日便掐尾,六十日后犍。”
“犍”
就是阉割的意思。
之所以要断尾,是因为“三日掐尾,则不畏风。
凡犍猪死者,皆尾风所致耳。
犍不截尾,则前大后小。”
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猪肉并不会为贵族摒弃。
晋代大士族王济请司马炎吃饭,有道菜就是“烝豚”
,司马炎觉得“异于常味”
,吃美之后特意问了做法然后被震惊了。
阮籍葬母,也是“蒸一肥豚”
。
包括王扬说的“三口一头猪”
,这个梗在电影里是烤乳猪,烤乳猪这道菜在南北朝时已经很流行了,当时叫“炙豚”
,要烤得“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状若凌雪”
。
不过从东汉到魏晋再到五胡,胡民大量内迁,所以羊肉日盛,到魏晋时已经开始有压过猪肉之势,等到了北朝,羊肉便成了北方的代表食材,但没有什么羊尊猪贱的说法。
区分猪肉地位高下是宋代才开始流行的观念(关于贵族不吃猪肉的谣言应该也是来源于此处),此中原因,既有饮食惯性的因素,也有医疗文化观念的建构,还有唐末至宋初具体的历史背景,体量足够一篇考证札记了,就不多说了。
Ps历史谣言实在太多了,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如果一个论断以“古代都是什么什么”
开始的,那是谣言的概率就不小了。
因为古代的概念太大了,不说某一种观念思想,就是某一个物件,每百年兴许都会经历几种变化,把某一特定时间段的特定例子当做泛用的定理,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Pps太忙了,今天只有一章。
其实勉强一点也能更第二章,但我的习惯更之前即时做调整,有时这种调整可能会延伸至几章甚至几十章之后,有时可能加注,为了保证质量,还是先不更了吧。
王孝伯说但使常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称名士。
唉,最是难得半日闲,又不好饮,我果然做不了名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