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蒙古学研究之八
更新时间:2005-7-2310:52:00
字数:3231
贺兰山之名新探
对已发表的关于贺兰山之名的文章概括之,较重要的学术观点有三:1.部落说,2.族号说,3.&ldo;白马祭&rdo;说。
贺兰山之名,最早见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李吉甫撰写的《元和郡县图志》。
该书卷四&ldo;灵州&iddot;保静县&rdo;条载:&ldo;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
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rdo;。
唐保静县治所在今永宁县南的望洪附近,其西93里为贺兰山与今天的地望相符。
山名的由来,因山体东麓的树木青白相间,望如驳马,因之,北方的少数民族呼驳马为贺兰。
近二十年来,一些史学研究者对&ldo;驳马&rdo;说提出了质疑,对贺兰山之名的由来进行不同角度的探索。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朱存世先生和宁夏银川市文物管理处李芳先生在2002年第4期《宁夏社会科学》上撰文《贺兰山之名新探》,探讨贺兰山之地名。
青铜时代今贺兰山一带有&ldo;驳马&rdo;生存。
生息于此的氏族或部落以&ldo;驳马&rdo;作为自己的图腾以及氏族或部落的名号,又将自己生息地的山脉名之为&ldo;驳马&rdo;山,音译汉记为&ldo;贺兰山&rdo;。
贺兰山岩画证实贺兰山有驳马生存;&ldo;驳马&rdo;是&ldo;贺赖&rdo;部的图腾。
对贺兰山驳马岩画的确定和驳马为某一氏族或部落图腾的确定,证明今贺兰山一带是匈奴族兴起的地区之一,而这一部落之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活动在历史文献中的不同称谓,又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社会动荡和频繁迁徒的历史史实。
明四夷馆&ldo;鞑靼馆&rdo;研究
四夷馆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为培养翻译人才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同时负责翻译朝贡国家往来文书,鞑靼馆是四夷馆中负责翻译蒙古文书,兼培养通蒙汉语翻译人员的机构。
鞑靼馆蒙古语教学有详载的制度、教师、生徒、教学内容,并且代译女真馆文书。
满族根据蒙古文创制满文的原因,与明朝部分女真人使用蒙古文这一事实有关。
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乌云高娃女士和博士生导师刘迎胜教授在2002年第4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上发表题为《明四夷馆&ldo;鞑靼馆&rdo;研究》的文章,对明代四夷馆鞑靼馆设置年代、蒙古语教学、文书翻译活动、译语的编撰等问题做了探讨。
四夷馆在永乐五年初设立,分为八馆,后增设两馆,计为十馆。
曰鞑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正德六年(1511)增设八百馆,万历七年(1579)增设暹罗馆。
鞑靼馆的教师是一些与火源洁有关系的人;初设时,生徒来自国子监,后从世业子弟中选。
教学内容初习杂字,嘉靖二十一年后(1542年),以诰敕、来文、杂字一同学习。
鞑靼馆还负责翻译明朝与北元、女真部交涉事务中的朝贡及贸易外交文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