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以上是《金色笔记》提到过的一些历史事件(大多以剪报形式粘贴在蓝色笔记中)。
小说中的黑红黄蓝,象征着多人种、多主义的整个世界。
虽然我们不能机械地说黑色对应殖民主义(或种族主义),红色对应共产主义,黄色对应资本主义等等,但作者显然模模糊糊暗示了这个意思。
在一九七二年版的《前言》中,作者曾坦诚地交待过自己的创作动机:在英国,人们很难找到一部像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司汤达的《红与黑》那样全面描写&ldo;时代的精神和道德的气候&rdo;的作品,鉴于此,她有意要向这些艺术大师学习,为英国文学弥补这一缺憾。
《金色笔记》就是为弥补这一缺憾而写的。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还比她的榜样走得更远: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的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司汤达所关注的也只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国家‐‐‐法国的社会风俗和思想意识。
多丽丝?莱辛却试图描写二十世纪中期整个世界的风貌!
《黑色笔记》的场景就在非洲;虽然其他几种笔记的主舞台在英国,但通过粘贴剪报的形式,作者早已将视野扩大到美国、法国、俄国、中国、朝鲜、日本、古巴等许多国家。
这些剪报,实际上在这里巧妙地铺垫了小说的场景。
当然,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任何一个读者对于《金色笔记》所表现的思想观念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么说,这种企图图解整个世界,编撰&ldo;跨国度的百科全书&rdo;的勇气和胆识是值得钦佩和赞赏的。
至少在她以前没有一位艺术大师曾经拥有过那么广阔的视野,那么超凡的抱负。
可以说,《金色笔记》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
如果《金色笔记》的描写仅仅停留在客观的外部世界上,那么,它像巴尔扎克的小说一样,应该归类在现实主义文学的档案里了。
但是,黑红黄蓝的象征意义并不仅仅指向外部世界,它的另一端同时又瞄准人的主观世界。
它的多彩反映主人公安娜思想的多形、多态‐‐‐一个迷乱的、失重的灵魂。
安娜是个艺术家,写过一部题为《战争边缘》的小说。
她还是个理想主义者,五十年代初期在非洲参加过共产党组织。
但这个组织不去接近非洲的黑人群众,却抱着种族偏见空谈民族的解放。
回到欧洲后,她又在英国共产党的某个外围组织里参加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这时候的她虽然信仰马克思主义,但精神上已极度空虚。
她不满现存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同时又从根本上怀疑斯大林主义。
尤其在苏共二十大以后,她对自己先前所信仰的一切彻底绝望了。
她不能再做什么事,作为作家,她患上了写作障碍症;作为一个女人,她找不到能满足自己感情需要的男人。
她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
为了拯救自己,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发疯,不至于自杀,她接受了心理治疗,但收效甚微。
倒是这四本笔记成了灵丹妙药,通过它们,她可以把一个完整的人格分解成四部分,从而消弱死亡的意志,瓦解其强大的破坏力。
黑红黄蓝四种颜色于是成了一个不安宁的灵魂的四道反光:黑色代表她的作家生活,红色代表政治生活,黄色代表爱情生活,蓝色代表精神生活。
至此,四种笔记的外部的客观象征完成了它向内部的主观的象征的转移。
至于金色笔记,它与其他四种笔记不同,它的意义不在于折射外部的或内部的世界,而在于一种哲理的表述,一个生活的总结。
金色笔记篇幅不长,写的是女主人公邂逅美国作家索尔?格林后发生的一些事。
他们两人意气相投,都是那种对人生有着深层思考的知识者。
经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他们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人生是不完美的,世界是由各种混乱的因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
人类历史的进程就像一大群人向山上推一块巨大的圆石,尽管他们使尽了全部气力,用尽了全部才智,也只能往上推动那么一小寸。
在很多时候,战争或错误的革命运动还会使这个进程倒退下来。
好在这种倒退并非一退到底,而是倒退到略高于的地方就止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