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既然李鸿章对孔祥熙留下了&ldo;良好&rdo;印象,也就为孔祥熙更多地接触李鸿章创造了机会。
对此,孔祥熙也就必然会对自己的未来留学美国,设计出多种方案。
孔祥熙生活的时代,是我们中国最贫穷落后也最黑暗的清朝末年。
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国家几遭蹂躏,使当时的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心灰意冷,认为在国内没有前途可言,都把出洋留学看成一条最为理想的出路。
当时许多聪明的青年人,都拼命地上&ldo;洋学校&rdo;、学&ldo;洋知识&rdo;,认为有朝一日出国留学后身价就可以高出十倍,就能&ldo;高官任做、骏马任骑&rdo;。
这些人实际上是把出国留学当成了变相的时髦的洋科考。
实际上留学和科考是不一样的。
应赴科考,只需下决心熬过十载寒窗,或十一载或更长一些,苦读圣贤书,到时多能金榜题名而青衫换紫袍。
出国留学就不一样了。
虽然想出国留学的人很多,但最终能成行的人却很少。
因为留学需要大量的钱。
日本离中国最近,当时费用也最便宜,但一年下来也要五六百块大洋。
留学西洋就贵得多了,一年大概要五六千块大洋,比日本多了10倍。
如果再读硕士、博士,少则五六年多则七八年,如果没有成千上万的白花花的银子作后盾,就只好是望洋兴叹了。
清末的留学生,以经费来源上分,大体有官费、自费和公派3种。
首先是&ldo;官费&rdo;: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清政府内部有了洋务之说。
为了培养洋务人才,政府开始向欧美派遣留学生去学习西方科技。
当时因为是刚刚开始,那些有地位、有权势的人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出国留学。
一是受&ldo;父母在不远游&rdo;的影响,二是他们也不相信洋人的东西就一定能强得过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因而也就更谈不上自己掏腰包了。
所以那时出国留学的多是平民家的子弟,因为自己负担不起学费,费用自然要由国家负责。
真要由自己出钱,他们也就出不去了。
此为官费生。
那些有地位、有权势的人看到留学归来的学生大多掌握了一技之长而且官运亨通,且日渐受到朝廷的重视,所以从此官费留学生就成了这批有权官僚垄断的一种专利和特权了。
他们从反对自家子女出国留学到利用特权送自己的子女出国留学,以培养他们和扶植自己的亲信势力。
这里说明了人们观念上的转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同时也证明了世界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其次是&ldo;自费&rdo;:官费留学被达官贵人垄断后,沾不上官府光的那些商人和所谓的&ldo;土财主&rdo;,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出国留学,将来学业有成归国后好继承自己的事业,或当官发财超过自己以光宗耀祖。
这些人有的是钱,他们自己掏腰包把子女送出去,这样一来就有了自费留学生。
最后便是&ldo;公派&rdo;:既沾不上官府的光,自己家又没钱,这样的学生要想出国留学,就只有走最后一条路亦即&ldo;公派&rdo;了。
这些学生一般都是出身比较贫苦,家里无权无势无钱,只好依靠传人中国的各类教会,皈依洋教并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