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春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7章(第2页)

他把蛐蛐藏在课桌洞里,破坏纪律。

&ot;段红就笑了,她拍拍李小果的脑袋说,&ot;你漂亮,他也漂亮。

你们都是红孩子。

&ot;

我当时气得直想把李小果拉出去毙了,我用不着害怕李小果的狗屁主任爸爸。

但我知道不能在办公室里揍李小果,因为所有的老师都包庇李小果,段红让我一边蹦跳一边做一个擦玻璃的动作,不断重复,最后她喊停,&ot;跳得很好,像个红孩子。

&ot;她掏出手绢擦了擦我脸上的汗,&ot;明天你和李小果一起来排练吧。

&ot;

我突然想起来段红让我表演的是《红孩子》里的动作。

那个舞蹈就是六男六女十二个孩子手持扫帚、拖把、抹布搞卫生。

它是我们学校宣传队的压台戏,但是那个负责擦玻璃的男孩转学走了。

我和李小果就是来顶缺的,段红说,&ot;你们好好练,谁跳得好就让谁上台。

&ot;

事隔好多年后我才明白段红老太太是让我跟李小果竞争,但当时我不懂,当时我只知道恨李小果,恨不得邀上猫头家林等一帮大孩子把李小果的腿揍断了。

我想李小果的心情大概也一样气势汹汹。

&ot;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ot;有一首歌曲就是这样唱的。

所以说我在文艺宣传队里是临时的,说穿了也没有什么光荣。

宣传队里的十三个孩子每逢周三周未集中在大教室里,像群小鸡跟着段红老太太老母鸡闻乐起舞,我混杂在其中,那种幸福却是永生难忘的。

我接着要说的是另外一个孩子的舞蹈。

那是个非常美丽的小女孩,她叫赵文燕,就是一只燕子的意思。

我一直认为赵文燕就是文艺理论家蔡仪先生所指的典型形象,这灵感得自于我那时对赵文燕的印象。

我认为赵文燕很典型。

赵文燕就是《红孩子》里举着拖把跳舞的女孩。

赵文燕的妈以前就是个跳舞的,后来不知为什么事,总是想悬梁自尽,三番五次的,没有成功。

据说都是让赵文燕发现的,她哭叫着把椅子垫到她妈脚下,她妈就没办法了。

我在街上看见过赵文燕的妈,她跟赵文燕没两样,就是高一点大一点。

她的脖子上有两道暗红色的淤伤,那就是绳子的痕迹。

赵文燕化了妆像天仙一样惹人爱怜,但她一上台就紧张,一紧张她就会蹲下去,在台上尿尿。

那叫做失尿症,据说好多漂亮女孩小时候都有这种怪病。

宣传队之所以没有开除赵文燕,一是因为她漂亮,二是段红老大太不舍得她。

段红说,&ot;她是让吓的,那孩子可怜。

&ot;

我后来就再没见过赵文燕这样的小玻璃片女孩。

她确实是一块小玻璃片女孩,又伤心又美丽的,小心翼翼放着绿光,她穿着一条小花裙子,以遗传的优美姿态舞至大台中央,她拿着小拖把就像拿着一束鲜花自然飘逸。

但你看见她突然蹲下去了,小花裙子很快弄湿了,就这么回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娱乐圈刑警

娱乐圈刑警

写写歌,破破案,工作娱乐两不误。什么?靠脸?不存在的!!!企鹅群18196194...

随身带着一亩田

随身带着一亩田

种花得花,种豆得豆。你养的鱼不行,你看我养的鱼,还有灵性。什么?你种的西瓜最大最甜?那我这个是什么?美女你问我是从事什么工作?我种田的。怎么?难道种田的就不能开玛莎拉蒂?这是你要的药材海鲜蔬果还有丹药!更多免费小说请收藏18wen16com...

越爱越寂寞

越爱越寂寞

26年以来,我总共谈过四场恋爱,每段恋情爱的刻骨铭心,然而结局却以悲剧收场。就算在爱情中跌的再怎么惨烈,我仍然相信有一天真正的白马王子会来到我身边。但这一切,都在我26岁那一年彻底颠覆。...

婚宠蜜恋,顾少哪里逃

婚宠蜜恋,顾少哪里逃

被背叛之后,南悠悠发愤图强,事业爱情两双收,心里美滋滋的,上辈子是猪油蒙了心,居然会看上这样的渣男。PO18脸红心跳(18wenmvip)提供婚宠蜜恋,顾少哪里逃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一念情深,总裁大人好眼熟!

一念情深,总裁大人好眼熟!

林笙箫一直觉得爱情应该是专一的,可当她亲眼目睹相恋八年的男友跟亲姐姐劈腿的时候,她觉得爱情,那就是个屁,所以母亲在改嫁带着她住进新家,告诉她这是爱情的时候,她不屑一顾,可一进门,见到乔家大少乔陌然的时候。她呆了。她乔,乔先生?他脸色微沉你该叫我大哥。她顿时沉默了,欲哭无泪的看了看自己的小手,这手可是...

一代文豪[系统] 番外完结

一代文豪[系统] 番外完结

主角莫长安穿越到平行世界中的自己身上,重回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本想靠着抄袭走上人生巅峰,却被从天而降系统阻止了抄袭的行为。通过系统,莫长安重新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从一个空有想法而无行动力的宅男,变成了一名积极上进的五好新青年作者。年少出名之后不止改善了自己的家庭条件,还经常向社会传播正能量,成为大家的好榜样,最后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当代文豪。作品简评文章风格轻松舒适,剧情紧凑。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见证着莫长安从一开始被迫放弃捷径,到最后真正爱上文学写作,这是思想上的转变从一开始在系统的逼迫下才学习,到后面将学习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能量满满,令人意犹未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