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按照毕苏斯基2本人的说法,在红军骑兵加里西亚大捷和红军在波列西耶以北不可阻挡的进攻影响下,&ldo;国家的职能开始瓦解,甚至在距离战线数百公里的地区也人心惶惶,最危险的内部阵线也开始成型。
&rdo;1大纵深和歼灭性的突击仍然是使战争转变为国内战争的最可靠手段之一。
1指1920年5月起,苏维埃俄国以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西方面军和叶戈罗夫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对波兰实施的反攻。
参见本文开头译者的注释。
‐‐译者注
2毕苏斯基(1867‐1935),波兰元帅(1926‐1935)。
1918‐1922年曾任波兰实际上的领导人。
1926年发动军事政变,任军事部长兼武装力量总监。
1926‐1928年和1930年出任总理。
‐‐译者注
1见毕苏斯基:《1920年》。
‐‐作者注
这就是现代战役法不能摈弃歼灭性的大纵深突击的原因。
武装力量建设中正确和明智的政策,应该为以此种方法进行战争创造有利条件。
突击的样式对战役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占领宽大正面、后方又四通八达的敌人(1913年的法军和1920年的波军),很难指望通过单面撞击、通过指向敌人一翼的突击获得&ldo;战役丰收&rdo;。
在以现代兵器所能达到的速度去发展战斗行动的情况下,那样的撞击即便在正确选定的战役方向实施,也不可能产生大的战果。
遭到那种突击的敌人主力如果认为这种条件下的战斗对自己不利,随时能够避开战斗,从突击下逃脱。
当敌人仍然拥有四通八达的后方和不受限制的退却道路时,只在一个方向起作用的撞击,不能迫使他们以其主力在利于进攻者、不利于防御者的地点接受战斗。
敌人可以放弃空间,躲开突击,可以加速移动,一昼夜走25‐30‐40公里,甚至利用铁路撤退军队,而进攻者却要被迫一边战斗一边前进,其进攻速度最多达到每昼夜8‐12公里。
德军在1914年、红军在1920年虽然都已深入敌人国土,却都未能彻底消灭敌有生力量,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单面撞击的这一特性来解释。
每当进攻者出动自己的&ldo;撞击集团&rdo;对敌人主力实施突击时,敌人只要认为在那种条件下战斗不利,总能躲开突击并退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