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1937年在总参谋部军事学院进行的题为《战争初期集团军进攻战役》的例行导演(我参加了导演课题的研究),考虑了1936年未能按应该采取的方式解决的许多问题。
因此,互相丰富内容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一直处于总参谋部的视野之中,并且成为它进行战役计算和想定、为使国家免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犯而对武装力量进行训练的基础。
30年代中期制订、并在我军条令中确立的苏联大纵深战斗和大纵深战役理论,不断增加了以科学技术成就为背景的新原则。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一支军队能像我国武装力量那样,有如此深厚、经过如此精心研究的军事理论。
战后年代,常可看到有人在报刊上说某人是这一武装斗争样式理论的创始人或先行者。
我认为,寻找这一理论的具体作者是徒劳的。
大纵深战役和大纵深战斗理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论及国内战争和其他战争的丰富经验为墓础,以社会主义国家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发源于共产党政策的军事学说为依据,它是生活本身提出来的。
大批学者、军事实践家和红军领导人员,其中包括工农红军司令部和总参谋部1的上述人员,参加了这一理论的科学论证和各种原则的检验。
1译者在前面已经说明,总参谋部的前身是工农红军司令部。
其沿革是:全俄总司令部(1918年5月起)一工农红军司令部(1921年2月起)‐工农红军总参谋部(1935年9月起)‐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1946年6月起)一苏军总参谋部(1950年起,同时成立海军总参谋部)一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1955年9月起)。
由此看来,20世纪30年代先后存在过工农红军司令部和工农红军总参谋部,因此作者要同时说到两个名称。
‐‐译者注
苏联军事科学最早制定这一理论是毫无疑问的。
在1936年以前德军和其他军队的著作和正式教材中,连战役和大纵深战斗战术都没有提到过(只有艾曼斯贝格尔2的《坦克战》一书曾建议实施闪电式的坦克突击)。
减然,1935年德国杂志《军事周刊》在其发表的《当代成吉思汗》一文中指出,Г.c.伊谢尔松在《战役法的演变》一书中阐述的思想具有创新性。
伊谢尔松在书中阐述了大纵深战役的诸多问题。
只是到1936年后,才能在德国将军们发表的著作中看到,德国军事思想歪曲性地接受了苏军关于武装斗争新样式的思想。
在这方面,法西斯德军装甲兵监察员古德里安将军在1938年出版的书《注意!坦克!》很能说明问题。
这位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年代不止一次遭到痛击的理论家认为,坦克是能够突破防御和发展突破的惟一兵器。
他把步兵看成&ldo;只能巩固胜利&rdo;的辅助兵种。
古德里安否定坦克与步兵密切协同的必要,把这样做轻蔑地称为&ldo;自杀&rdo;。
他认为炮兵和其他地面兵种也起着同样微不足道的作用,它们仅仅应该为坦克采取行动。
他只承认航空兵是能够从空中掩护坦克和消灭敌人预备队的兵器。
古德里安建议在进攻中将坦克编为四个梯队,其编成大致类似苏联军事专家早在1933‐1934年就已研究过的编成。
古德里安和德军所有将领对这种远非完善、早就被我们否定的方案深信不疑,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也没有想出任何其他方案。
因此,曼施泰因1将军说苏军指挥机构在上次战争中从德国人那里搬用了适当的坦克组织(组建坦克军和机械化军),模仿了他们的深远突击方法,是完全不符合历史真实的。
2艾曼斯贝格尔(1878‐1945),奥地利炮兵上将(193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