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历史的真相真是很难弄得明白。
所以我一再强调,我给大家展示的是历史形象,历史形象不等于历史真相。
不过这三种说法我觉得也还可以调和统一起来,估计是怎么回事呢?是马谡丢了街亭以后,心里一慌,就跑了。
这个向朗呢,知情不举,没有举报。
但是后来马谡,或者是被捉拿归案,或者投案自首,这个没有依据,反正又被诸葛亮抓起来,关进了大狱里面,而且下达了死刑命令。
没有执行,死在狱中了。
有这个可能。
因此,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说法,还是可以成立。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我们就会有问题了,什么问题呢:第一,马谡该不该杀?第二,诸葛亮想不想杀?第三,诸葛亮为什么要杀?第四,诸葛亮杀马谡为什么要流泪?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马谡该不该杀?我的看法是,可杀可不杀。
为什么可杀呢?他毕竟丢了街亭,丢了街亭就导致了第一次北伐战争的半途而废。
而这次北伐战争本来是有可能要成功一把的,因为当时诸葛亮出兵的时候,曹魏方面没有准备。
根据裴注的记载,当时曹魏只知道蜀中有一个刘备,那是很厉害的,不知道还有谁也会打仗。
所以毫无准备,等到诸葛亮一出兵,朝野震惊,而且三郡皆反,有三个郡都反了曹魏,而投降了诸葛亮。
那么这个时候,利用这样一个大好形势,向前进军,有可能是取得一些胜利的成果。
而马谡坏了事,这是他该杀的一面。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胜败乃兵家常事,人才乃制胜之本,如果说一个将军打了败仗就要杀他,那这个就没有法做了,这个事情。
你打一次败仗杀一个,再打一次败仗再杀一个,再打一次败仗再杀一个,你有多少将军杀?所以晋代的历史学家习凿齿就说,诸葛亮不能够战胜曹魏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呢?杀了人才嘛。
你蜀国人才本来就少,本来就不如曹魏,你还要杀,你这不是叫做亲者痛、仇者快吗?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两军交战,一方杀自己的大将,对方就高兴了。
而且处分失败的将军有各种办法,比方说降级啊,重罚呀,多少军棍啊,罚其军前戴罪立功啊,都是办法嘛,为什么要杀呢?所以是可杀可不杀。
*马谡街亭失守,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半途而废,同时蜀汉方面也失去了一员大将。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对于蜀汉绝对是一个重大损失。
而根据史学家的分析,胜败乃兵家常事,处置马谡可以采取其他各种方法,不一定非要选择杀头的办法。
但是诸葛亮却断然处斩了马谡,这是为什么?诸葛亮到底想不想杀马谡?
我的结论是,不想杀。
有证据吗?有,流泪就是证据。
如果说诸葛亮觉得这个人就是该杀的,非杀不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一声令下,推出辕门斩首。
但是他流泪,说明他不想杀。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想杀呢?三个原因。
第一,马谡是亲信。
马谡是什么人呢?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五兄弟,都是人才。
而马良很早就追随了刘备,而且和诸葛亮的私交非常之好,是称兄道弟的。
后来马良在战争中阵亡了,那么这个弟弟呢,就算烈属,诸葛亮对马良这个弟弟马谡也非常之好。
马谡在监狱里面曾经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里面有这样的说法:&ldo;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
&rdo;就是丞相看待我马谡,就像看待自己的亲儿子;我马谡看待丞相您呢,就像看待我的父亲。
有人说这个比方不恰当,为什么呢?因为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是叫诸葛亮哥的,怎么成了爸了呢?这个也是可以讲得通的,因为中国古代有一个说法叫做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诸葛亮和马谡的关系就是如父的长兄,这是有感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