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不过这个事情站在曹操的立场上,也确有一正风气的作用。
曹操是要借孔融来正一正社会风气,但这个风气倒不是孝和不孝,是什么呢?是这个时候这些士人们都非常清高,这些清高的士人当中也有两拨人,一种是真清高,一种是假清高;一种是真有才,一种是假有才。
但是有趣的是,这些人只要有一个士人的身份,那么不管他是有才气还是没才气,都有脾气。
那么这些人都是采取一个和当局不合作的态度,这些人都喜欢在背后议论、嘲笑、挖苦、讽刺曹操,这是曹操不能容忍的。
曹操是一个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他岂容别人天天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又岂容所有的人都不跟他合作呢?他必须杀一儆百,他必须杀鸡给猴子看,孔融就是这样一只大公鸡。
那么,在建安元年,祢衡死了;在建安十三年,孔融死了;在建安十七年,荀彧死了。
到了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杀了崔琰;到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杀了杨修。
崔琰的死、杨修的死,和前面的这些人‐‐祢衡、孔融、荀彧的情况又不相同,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崔琰,又为什么要杀杨修呢?请看下集‐‐命案真相。
第二十九集命案真相
崔琰是三国时代一位非常值得敬重的名士,曹操对他的一身正气都颇有忌惮,而崔琰却因为一封信被曹操冤杀。
杨修则是出身名门,博学多才,多次在曹操面前展示聪明才智,却因一个莫名其妙的罪名被曹操所杀。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崔琰和杨修呢?他们究竟触动了曹操哪根敏感的神经?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命案真相。
从前面两集讲到的荀彧之死和孔融之死可以看出,曹操决不允许别人在政治上和他作对,尤其是不能允许公开作对。
但是,在此之后,曹操又杀死了不曾与他作对的崔琰和杨修,这更是为曹操留下了&ldo;无端杀人&rdo;的千古罪名。
崔琰是三国时代一位非常值得敬重的名士,他的德行操守令曹操都非常敬重,却因一封信被曹操冤杀,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为崔琰喊冤。
而杀死聪明的杨修,更是为曹操留下了&ldo;妒才&rdo;的坏名声。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崔琰,又为什么要杀杨修呢?崔琰、杨修被杀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曹操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ldo;命案真相&rdo;。
易中天:
崔琰的死,是当时的一个大冤案,而且是公认的冤案,没有疑问的冤案。
我们知道,孔融是被曹操杀掉的,陈寿作《三国志》的时候就不敢给孔融作传。
但是陈寿的《三国志》是给崔琰做了传的,而且就在《崔琰传》里面说,崔琰的死&ldo;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rdo;。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崔琰的死但是就有人认为是冤案,而且一直到陈寿作《三国志》的时候,大家还认为是冤案,是冤枉的。
那么崔琰的死为什么是冤案?那我们就要讲两个问题:第一,崔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崔琰是怎么死的。
崔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的评价是十六个字‐‐&ldo;文武全才、朝廷重臣、正人君子、德高望重&rdo;。
崔琰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位士人,小时候他是学剑的,学剑术、学击剑,剑术很好,后来才开始读书。
这个人很聪明啊,他一读书就读得非常好,就成了当时的经学大师郑玄的弟子。
所以他是文武全才,他起先是追随袁绍的,后来崔琰就跟了曹操,一直是曹操手下重要的谋士和帮手。
建安十三年,曹操恢复了丞相制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