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以十亩地为例,以前尽种稻麦,风雨顺时,所得至多四五十石。
现分半者为番薯等新粮,风雨顺时,五亩获稻麦二十五石,五亩获番薯玉黍七八十石。
即使时节不济,十亩地所产亦不下六七十石,比历年大丰尤过。
是年,粮价大贱。
民争入他坊为工,以获金券。
富户则争改其田为桑麻,以求多入。
只隆庆三年十二月底,由南京送到的文书备记即录,隆庆三年间,南直隶增设大小织坊共三十一座,织机五千多张,增产丝绸棉麻布六万多匹。
次年开春,布价亦大跌。
有自蜀中至京师者云:蜀锦不贵,道上行者皆着缎。
帝闻言大喜,亲携萧大学士诏告太庙,加其为太子太保。
从历史上看,明末的土地兼并确实存在着极其深远的负面效应,可偏偏在隆庆帝和萧太保手中,却成了另外一种局面。
在足够的粮食供应下,粮价日跌。
大明朝也才六七千万人口,比起以后的十多亿也算是地广人稀,可用的土地甚多。
各省富户,自此皆不以地广为豪,咸数所拥金银及作坊之数。
隆庆三年七月,萧少保又上疏请废不准商人着丝缎及子弟不许入学之法。
是年,商税入京城越百万,几近田税之数。
帝喜,准之。
若是说大明朝商人地位皆低下,倒也不准确。
向来商人中都有这么一份特例的,那就是掌了天下钱税四分之一的盐商。
寻常的商家子弟,就连科举的资格也没,可偏偏那些盐商家里,不但可以考,还有额外的&ldo;商籍&rdo;,商籍的子弟,甚至比起寻常子弟更容易录取。
王崇古和张四维,也都是盐商家的子弟。
不过朝廷的恩惠,从前也只到了盐商这一级便停了。
直到隆庆三年,商税几乎与田税相等,且劳作者皆得食,未误田产。
再加上萧太保的上疏,才降下了圣恩。
圣旨传下,商家多有焚香遥祝者,皆言圣上万岁,萧太保千岁,辅佐皇上至千秋也。
在历史上,张居正的儿子张敬修在被抄家的时候,也对张四维这么说过。
可是眼下这些寻常人家对着萧墨轩说起来,倒是大为不同,真是一番实意了。
江南和蜀地的丝绸布匹高产,在一地自然是消耗不尽。
粮食的丰产,丝绸布匹的充盈,再加上金银券的通行,使得商旅日盛。
不但是丝绸粮食,其他比如延宁的五宝,岭南的干果,江西的瓷器,以及各种酒宴器具等等物什,也通过无数条大道运往全国。
当年九月,原广东总督,现兵部侍郎张臬征南洋返。
南洋至印度一线,皆握大明之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