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接下来是一阵沉默,我们喝了几口闷酒。
王时忠1984年毕业于著名的北京体院,人很精干,从头至尾没有离开过中长跑这个行道。
上体院前在辽宁省夺过冠军,在北京参加马拉松的前身比赛‐‐北京迎春环城赛排名第十五位。
毕业后回大连,一脑门子就是要在中长跑上头于出点儿名堂来。
谭兵很支持他,刚来体校就放手让他带队伍。
现在的王时忠还带着昔日北体大学生的气息。
他在深深的回忆中讲述着往昔的故事:那是1988年吧,我在大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选材,跑l500米的时候,王军霞是个不起眼儿的小丫头,细瘦的身材,可是她一跑起来就把人吸引住了,她跑的很舒展,步频快,该加速时候她能加起来,冲刺时候有速度,特别有那么一股子不服气的拼劲儿,这在运动员素质中是最重要的。
1500米跑下来,她得了个第一。
后来知道,那次比赛还是她爸爸上68中跟校长争取到的机会。
中学里体育经费很困难。
她真正的启蒙教练是学校的农村临时工庞厚东,这位民办体育教师到现在还没有转正,写时候你应该提到他。
庞厚东在课余时间带了她好几年,基础很扎实。
我不同意我是启蒙教练的说法,庞厚东才是真正的启蒙教练,我算基础教练吧。
到比赛时候报上名了学校实在没钱参加,是她爸把王军霞推出来了。
要不是那次比赛,世界冠军被埋没了一点也不奇怪。
当时我就上去测王军霞的脉搏,恢复很快,说明她心肺功能不错。
后来她急剧训练后的即刻脉搏每10秒25次,三分钟就恢复到每10秒17次,的确是个中长跑材料,不可多得。
就这么选定她入了体校。
入校三年,我一直带着她,生活指标、身体素质和专项成绩逐年提高。
1988年10月入校,身高l米56,九一年底上老马那儿长到l米62,送走时候早晨脉博每分钟43次。
1989年我带她参加全国七星杯赛她1500米跑4分30多秒打冠军,1991年跑4分17秒,1500米和3000米都通过了国内健将标准,报道说她到老马那儿以前什么成绩也没有完全不符合事实,1500米差几秒就通过国际健将了。
王军霞训练在我们学校是公认的刻苦,那报道上怎么能说&ldo;小懒鬼&rdo;在我手上是享福呢?训练中她坚持跑外圈,从不叫苦叫累,我真不知道这帮记者们是昨整的?还是人民日报!
我们在体校的教学方针并不特别注重短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我带她三年,主要是要求技术定型,这很关键,技术定型了,才能承受强度。
我主张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运动员放松快跑能力,放松快跑这四个字我始终坚持不放,放松快跑是为以后出大力打基础,不能搞拔苗助长,我们都不赞成给孩子加量加量再加量,强度强度再强度,这是她们到省队、国家队以后出成绩不可逾越的阶段。
青少年运动员要的是动作协调,动作越协调,将来越能出成绩。
王军霞是1973年出生的,当时我们瞒了两岁,报的是1975年出生的,现在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全国体校没有一家不虚报年龄的。
按七三年出生讲,加量太早,动作容易变形,孩子如果过早地厌倦训练,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国外优秀选手都是年龄大些时候出成绩,运动寿命比中国运动员长得多。
王军霞那一阶段从不讨厌训练。
我也从不打骂运动员,多是采用谈心的办法,设法让运动员自己产生动力,培养她独立自主的能力。
中国运动员普遍文化水平低,缺乏理性上的自控能力,民主意识也差,心理素质低,我常常针对性地对她们讲自信心,讲自信而不狂妄,这些东西需要长期灌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