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苏尼失随即率众降唐,大漠以南再也不见突厥人行踪。
四月初三,颉利被押到长安。
太宗在顺天楼召见,指责他说:“你凭借父兄事业,纵淫暴虐自取灭亡,这是罪过一;数次与我结盟,却屡屡背弃,这是罪过二;恃强好战,以致生灵涂炭,这是罪过三;毁我田亩,抢我子女,这是罪过四;我赦免了你罪行,你却迁延不来,这是罪过五。
然而自打便桥会盟,你没再组织大规模的犯边行动,所以才饶你不死。”
颉利哭着叩谢退下,太宗给了他个太仆(养马)的官,从此过上了无忧无虑的体面生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上皇李渊听说生擒颉利,感叹着说:“当年汉高祖被匈奴围困白登,他子孙没能为他复仇。
如今我儿子却能扫平突厥,看来我所托得人啊!”
随即在凌烟阁设宴,召来太宗及朝中权贵痛饮,酒到酣处,太上皇弹起琵琶,太宗起身舞蹈,公卿们轮流起立敬酒庆贺,闹至夜深才尽欢而散。
征服了突厥,远方各国前来长安朝贡的使者络绎不绝,穿着长相各不相同。
中书侍郎颜师古奏请记录这万邦来朝的盛大场面,得到太宗允准。
于是就有了大画家阎立本所绘《王会图》,流传后世。
户部上奏:截止贞观三年(629年)十二月,中国人从塞外归来,以及四夷前来降附的,共计男女一百二十余万人。
【06】妥善安置,突厥变为唐家将
突厥灭亡后,其部落有的向北归附薛延陀,有的向西投奔西域,降唐的还有十万余人。
如何妥善安置好这些人,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直接关系到江山社稷的稳定,太宗专门下诏征集群臣意见。
多数大臣认为:“应将他们迁徙到衮州和豫州(泛指山东、河南)之间,分散居住于各州、县,教会他们耕田、织布,把他们同化成农民,让塞北永成荒漠。”
中书侍郎颜师古认为:“应将他们放置于河北,选任酋长,统领各自部落,可以永绝后患。”
礼部侍郎李百药认为:“突厥,表面上是一个国家。
实则种族众多,各有首领。
应趁他们离乱,各自推选领导,让其互不统属。
比如阿史那氏,也只让他统领自己部族。
国家分散就容易被我制服,势力相当就难以互相吞并,他们各自保全,必然无法再与大唐抗衡。
同时在定襄设置都护府,统一节制各部族,这才是安边固防的长远大计。”
夏州都督窦静认为:“戎狄的习性有如禽兽,靠刑法恐吓无效,以仁义说教无用,况且其思念故土之情,不易磨灭。
放到中原有害无益,恐怕一旦生变会乱我国土。
不如趁其破败予以法外施恩,封给他们王侯称号,赐给他们宗室公主,分割其土地,拆离其部落,让他们益发弱小,容易被我控制。
使之成为藩臣,永世助我保边固疆。”
温彦博认为:“迁徙到衮、豫之间,违背他们的生活习性,不是存养他们的好办法。
请按光武帝刘秀做法,将他们仍然置于塞外,保全他们部落,尊重他们习俗,成为中原的屏障,这才是善政。”
魏徵认为:“突厥世代为寇,是百姓的仇敌。
如今幸亏破亡,陛下不忍心全杀了他们,应将他们放归故土,不能留在中原。
戎狄人面兽心,弱小时归顺,强大时叛乱,这是他们的常性。
如今归降的有十多万人,数年过后人数翻倍增长,定会成为我们心腹大患。
晋朝时胡、汉混居于中原,郭钦、江统都劝武帝司马炎将他们驱逐至塞外以绝后患,武帝不听。
结果仅用二十年,中原就成了戎狄的牧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温彦博说:“王者对于万事万物,都应一视同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