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室:即簿世,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
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
定品:即确定品级。
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本来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却变成了世家门阀控制国家的利器。
寒门、士族都是指地方和区域内的大家族,平民百姓又一次被拒之门外了,没有一点点机会。
科举制和察举制的区别就是一个是“科”
一个是“察”
,同样是推举人才,从考察变成了考试,国家统一选拔。
一个制度的改变需要社会的大变革,而科举制的变革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异族入侵-五胡乱华。
等到隋帝国一统天下之时,世家门阀的力量已经被大大的削弱,而隋二代杨广对盘踞地方的门阀仍然如鲠在喉,他决定将权柄分享给寒门来制衡世家大族。
当然科举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隋唐慢慢发展到明清时期最终定型,也就是在明朝,备受后世诟病的“八股文”
最终成型,也成了科举路上最重要的取士标准。
第一关是参加县试,主考官是知县,大多数县太爷都是科道场上过来人,水平自然不低,县试取中便取得童生的身份,可以参加府试,县试第一名叫案首。
第二关是参加府试,府试主考官是本地知府,府试过关,才有机会参加院试,这里有个小潜规则,一般各县案首只要不犯忌讳,基本上是保中的,第一名也叫案首。
第三关是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考试地点还在本府,取中就是秀才,也叫生员,漫漫科道之路,可以算是踏了进去,当然潜规则还在,府试案首也是保送,而院试第一名,还叫案首。
取的秀才身份,就可以明正光大称作读书人了,穿制服、见官不拜、免税、国家给予粮食等,当然随着生员越来越多,又划分了廪生、增生、附生,只有廪生有完全的权益,排在后面的只能通过府、县的教谕考核往上爬了。
第四关就是乡试,乡试算得上国家的抡才大典了,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会举行,主考官由中央派遣,时间是秋天,所以又叫秋闱,取中就是举人老爷。
再往上科举之路不顺的话可以等省里安排些八九品的小官做做了,起步正科级。
而乡试第一名就叫解元。
第五关是会试,同样每三年一次,在乡试次年春天举行,因此又叫春闱,在京城由礼部主持,取中就是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其实对于不求上进的人来说,科举之路到此就可以不用再努力了,因为下一步的殿试是只排名不淘汰,不犯忌讳最次也能捞一个同进士出身了。
会试结束,直接等着殿试即可,殿试在皇宫保和殿举行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所有考生都是天子门生。
最后一关就是殿试,这时八股文那一套就已经没用了,十年寒窗让你走到这一步,后面就看个人胸中到底有多少经纶了。
殿试只考策论!
所谓策论也就是皇帝陛下向各位问策了。
考完了排排队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
赐“进士及地”
。
二甲若干,约占三分之一,赐“进士出身”
,第一名叫传胪。
剩下的都是三甲,占大多数,赐“同进士出身”
,顾名思义,就是你跟进士出身一样的身份,强调一下,倒是显得比别人矮一截。
从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广收门徒开始到隋炀帝杨广建立科举制度,权力基本上是沿着贵族—世家门阀—寒门传递,处于最底层的平民百姓终于看到了曙光。
如今步入了现代社会,官员的选拔制度也是在前制之上进行了改良,科举科举,不就是考试选拔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