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1959年1月上旬,父亲到上海主持第一次全国地方科技工作会议。
他在会上多次鼓励上海的科技界和国防科研单位,要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搞好探空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
上海地方科技工作会议后不久,张劲夫传达了邓小平、陈云的指示:现在拨巨款研制人造卫星,与国力不相称,要调整空间技术研究任务。
据此,张劲夫提出,科学院的近期研制方针是,集中力量搞探空火箭。
父亲表示,完全同意邓小平、陈云的指示和中国科学院的近期方针。
目前,确实出现了科研战线拉得太长的情况,某些项目收缩一下,对集中力量研制导弹、原子弹是有好处的。
搞探空火箭,本来就是我们研究人造卫星的第一步任务,今后就要在研制探空火箭方面做扎实、细致、艰苦的工作。
此后,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在王希季等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下,在研制探空火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60年2月,他们自行研制成功了&ldo;t-7&rdo;型液体探空火箭,火箭直径只有250毫米,起飞重量190公斤,发射高度8公里。
虽然它像个大炮仗,但它毕竟是中国人研制出的第一枚探空火箭。
这一年的4月18日,父亲在张劲夫、郭沫若、钱学森等人陪同下,冒雨来到位于上海江湾机场内的简易试车台,观察了&ldo;t-7&rdo;火箭发动机的热试车,对研制火箭发动机的专家们给予了热情的鼓励。
5月28日,毛泽东在上海科技展览会上察看了这种探空火箭后,大加赞扬,勉励说:&ldo;8公里,那也了不起。
&rdo;
毛泽东似乎意犹未尽,又说:&ldo;应该是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
&rdo;
1960年4月18日在上海,父亲(左四)、张劲夫(左三)、钱学森(左二)
视察探空火箭发动机试车情况
5个月后,发射重量达1138公斤,飞行高度60公里,携带25公斤气象探测仪器的我国第一枚t-7型高空气象火箭,在安徽省广德县山区发射成功。
这应该算作中国人在人造卫星的研制中取得的第一个重要成绩。
但是,由于3年经济困难的影响,由于苏联单方面撕毁新技术协定,在国防尖端项目研究&ldo;缩短战线&rdo;的政策调整中,中国的卫星研究,先是悄悄地退到一旁,然后便是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这颗卫星,本来可以早一点上天的(1)连载:山高水长作者:聂力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4年,中国的地对地弹道导弹、原子弹先后炸响,震惊世界。
沉默了许久的卫星,又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1965年初,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向周恩来递交了一份关于尽快规划中国人造卫星问题的建议书,引起周恩来的关注。
差不多与此同时,钱学森也写了一份建议书,建议我国暂停研制的人造卫星,应该重新上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